• 1583阅读
  • 3回复

[转贴]南汽--上汽/瓜分罗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西北风
 

发帖
227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7-07-13
[车*策划] 南汽上汽的豪门恩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8日 09:46 当代汽车报 ~{8X$ xs  
  ■ 本报记者 孙晓红 ~{8X$ xs  
  话说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中国汽车业也不出这个天理,一幕幕豪门恩怨,一场场花开花落,并不理会旁人的惊讶猜疑,兀自葳蕤,使得如火如荼的中国汽车业更是精彩纷呈。 ~{8X$ xs  
  “东华集团”未曾结果先夭 ~{8X$ xs  
  2001年4月12日,上海汽车集团董事长陈祥麟、总经理胡茂元携上汽高层共13人来到跃进汽车集团,13日离开南京。翌日,跃进汽车集团高层带一干人马奔赴上海,对上汽进行回访。双方如此紧密走动,似乎预示着,双方的合并重组已经进入了议事日程。 ~{8X$ xs  
  当时,中央政府有关领导曾经亲自过问。据悉,2001年4月份有关领导为此次重组定下了三大原则:一是淡化股本概念,二是不提谁吃掉谁,三是怎么快怎么办。 ~{8X$ xs  
  当时,上汽总资产已经超过120亿,净资产达到60亿,而南汽总资产只有24亿,净资产12亿。但南汽毕竟是过去中国八大汽车基地之一,科研实力雄厚,又是菲亚特在国内最大的合作伙伴,在轻型客车和卡车上有自己的优势。 双方合并,可以看作优势互补,各得其所。南汽可以借此机会改革老国企的痼迹,当然也不排除利用上汽良好的资金循环,还可以轻易拿到轿车生产目录,进入轿车领域;而上汽则轻易得到了菲亚特的合作机会,产品上南汽的轻型客车与卡车正可以弥补了上汽单一乘用车的短板,而对于通用,则正好借此机会整合了与菲亚特在中国的资源,一举三得。 ~{8X$ xs  
  但是,资产归属上,却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上海市和江苏省,互不相让。正是因为这一点,已经确定为“东华汽车集团”的集团成为了空中楼阁,从此夭折。 ~{8X$ xs  
  收购罗孚一波三折 ~{8X$ xs  
  说起来,最早与罗孚接触的是华晨公司的仰融,当时双方已草签了协议。但到美国后,仰融把罗孚介绍给了南汽。至于为什么,原因不得而知,而南汽在发现自己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不得不又将罗孚介绍给了上汽。 ~{8X$ xs  
  当时,上汽与南汽已经有了合并的意向,南汽此举,可以看作是对合作方的开诚布公。 ~{8X$ xs  
  但是,祸根由此埋下。 ~{8X$ xs  
  2004年6月,上汽集团与罗孚汽车签署合作协议。但在上汽将双方达成的意向性协议上报国家发改委之时,南汽对上汽、罗孚将自己撇开单干的做法颇为不满。 ~{8X$ xs  
  南汽向国家发改委申诉,一向顺水又顺风的上汽,此次罗孚项目却没有得到发改委的批准。今年2月22日,英国财政大臣布朗借访华之机与国家发改委就上汽并购罗孚项目进行了交流。 ~{8X$ xs  
  上汽内部人士透露说,之后上汽与南汽达成协议,决定上汽贷款10亿元给南汽,并在准备成立的合资公司中将上汽持股定为50%、南汽定为20%;初步选定从上汽仪征、南京江宁开发区和无锡南汽集团生产基地这三个候选地挑选一个作为罗孚汽车国内生产基地。 ~{8X$ xs  
  可是后来,风云突变。也许是对上汽抛开自己直接与罗孚暗送秋波的不满,南汽撇开上汽单独向罗孚全部资产发出了收购邀约。并且,南汽还在其江宁基地保留了罗孚项目用地。 ~{8X$ xs  
  事实上,南汽虽处境不佳,但江苏省刚调了南京市委原副书记王浩良担任南汽新董事长。此时,应该注意到,事后也确实证明了,江苏省政府对南汽的支持的增强,在王浩良身上得到了贯彻和加强。 ~{8X$ xs  
  有整个江苏省作后盾,力量增强了的南汽以为,收购罗孚,正是自己翻身的契机。 ~{8X$ xs  
  于是,南汽开始了对罗孚的独立收购。 ~{8X$ xs  
  而此时,面对惯于商业运作,老于谈判的上汽,罗孚宣布与上汽没有了合作的可能。另一层面,也不排除有南汽在跟罗孚暗通款曲的原因。 ~{8X$ xs  
  本来,罗孚长桥基地的重新恢复,将与上汽国内的生产基地形成价值链条的合理布局。罗孚认为自己的品牌价格为4000万英镑,而上汽则暗示,只愿意为生产线支付2000万英镑,并且,上汽拒绝承诺在未来三年内必须收购罗孚资产的安排。 ~{8X$ xs  
  还有一个插曲是:2003年,MGR把罗孚为了向上汽表示自己的诚意,以67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把(ROVER)25、75技术的知识产权卖给了上汽集团。 ~{8X$ xs  
  罗孚在过去四年中,一直想找到一个有资金能力开发新车型的合作伙伴。而且上汽也非常看重罗孚的技术和百年品牌积淀。但是,一切都赶不上真金白银的力量,上汽集团意识到罗孚所面临金融困境的深度之后,交易在最后一刻流产。 ~{8X$ xs  
  南汽示弱最终得到罗孚 ~{8X$ xs  
  南汽的董事长王浩良深深懂得弱者如何取胜的决窍:他把南汽集团参加收购谈判的队伍由26人精简为5人,“如果我们摆出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势,势必引起竞争对手的高度关注,投标价码就有可能抬高,对我们不利。” ~{8X$ xs  
  低调出征,志在必得,成了南汽出征英伦的行动纲领。“这个策略确实起到了迷惑对手的作用,正是他们错误地估计了我们,认为以南汽的实力只能开在3500万英镑之内,使得尽管我们的报价仍然最低,但差距并不大,以至于达到我们的设想,既代价不大又能够进入下一轮的目的。”事后王浩良在央视的《对话》栏目里如此回忆。 ~{8X$ xs  
  上汽借助多家全球专业审计事务所提供的报告,详细地了解MGR公司资金困窘的现状。采取的战术是:充分评估风险,适时出击。而不是打肿脸充胖子,非收购不可,这表明中国企业的商业运作机制越来越成熟。 ~{8X$ xs  
  南汽在谈判中让对手头疼的是劳工问题,MGR在竞争中受挫的重要原因就是人工成本太高,而且英国汽车工会势力很大。南汽后来在长桥工厂保留了总装和喷涂工厂,但是没有承诺解决6000多工人的问题。“我们是来买资产的,不是买企业的。” ~{8X$ xs  
  在付款的问题上,上汽要在签约以后核查资产,然后再付钱。南汽则表示签约后就付款。破产前,经世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美国安永评估,MGR总资产价值6.8亿英镑,即上百亿人民币。南汽在此之前,已经暗暗了解了罗孚的情况,于是,当机立断付了钱。 ~{8X$ xs  
  惯于商业收购和运作的上汽,小河沟里翻了船。 ~{8X$ xs  
  2005年7月22日签约,南汽得到了MGR及动力总成公司的全部资产,包括一套完整的生产研发设备、4个整车产品平台、3个系列发动机、一个变速箱产品和一套百年积淀的无形资产。 ~{8X$ xs  
  南汽的目标是成为在欧洲有相当业务规模的全球企业。 而通过收购罗孚,南汽觉得自己一只脚已经踏上了全球公司的奠基。 ~{8X$ xs  
  收购之后的双龙夺珠 ~{8X$ xs  
  当时英国《独立报》认为,如果普华永道把罗孚卖给南汽,很可能引起南汽与上汽之间的一场法律纠纷。上汽手里拥有罗孚两种车型25、75及发动机的知识产权,而且,上汽也多次明确表示,对任何未经过其许可便重新生产这些汽车的厂家将提起法律诉讼。 ~{8X$ xs  
  事实上,不论如何闹,双方并没有发展到法庭见的那一步。但是,战略上的明争暗斗一直没有停过,间或还夹杂着颇无风度的口水战。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偏偏名爵和荣威下线和宣布价格几乎同时。本是相互争夺,让大家相信自己才是正主,但是,他们却忘了,他们的相争,正好提醒了大家:他们本是一棵树上结的几乎相同的果子。 ~{8X$ xs  
  面对两个几乎相同的车子,正如有记者所分析,不外乎三种结局:一是财大气粗的上汽胜出,二是自认为得到了真材实料的南汽胜出,三是两败俱伤抑或联合起来共同发展。 ~{8X$ xs  
  当然,业界唯愿上汽南汽能够坐下来,两伊战争最后还不是坐在谈判桌前解决的?何况同为我们一个人民共和国的两大企业。 ~{8X$ xs  
  人们的良好愿望是有坚实的原因的:南汽于2005年7月以5000多万英镑收购破产的英国罗孚汽车公司,上汽在此前用6700万元人民币购得罗孚25、75及全系列发动机知识产权。,如果拿到“硬件”(全部生产设备)的南汽与拿到“软件”(核心知识产权)的上汽能够携手,将使双方的资产更高效地运作。 ~{8X$ xs  
  事实上,早在英国罗孚时,外界对上汽和南汽竞相提高收购价格表示非常不解,认为是自相残杀,让老外捡了便宜。而买回来以后,从同一车型平台上所衍生出来的产品要建两批生产设备、两班人马、两套销售体系,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外界希望两者能一起合作。但愿望归愿望,荣威和名爵项目对上汽和南汽都不言而喻。荣威正好弥补上汽在自主品牌方面的缺失;而名爵对南汽的意义更为重要,几乎寄托了南汽的所有期望。 ~{8X$ xs  
  面对如此况,上汽方面的反应应该说是大度而得体。今年上海车展期间,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公开表示,为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为了国有资产的高效运作,希望与南汽联合。 ~{8X$ xs  
  胡茂元首先肯定,两家企业打造自主品牌“不谋而合”,走上了“同一条道路”,算得上是“志同道合”。两家“都有相当的国有成分”,“国家有关部门,汽车行业的老领导,媒体以及两大公司的广大职工,都希望能够走联合高效的道路”。作为上汽集团的法人代表,他“很认真地告诉大家”,“我们希望联合”,因为这“对中国汽车工业有益”,并一再表示:“上汽非常愿意和南汽友好协商”,“上汽合作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的”。他认为,两家技术来源是一个根,产品上有雷同之处,市场上会有一定的竞争。他还引用媒体的“告诫”:“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8X$ xs  
  对胡茂元的呼吁,南汽回应十分迅速,但相对却比较简单而抽象。南汽的副总经理兼名爵总经理张欣,第二天即在车展上向媒体表示:“我们反复说过,为了MG名爵这个项目的迅速发展,欢迎任何有诚意的投资者,不排除与上汽合作”,并重申南汽走“第三条道路”的决心,还澄清了“名爵7系”是源自于MGZT,而并非“罗孚75”。 ~{8X$ xs  
  从一般意义上讲,一加一当然等于二,联合起来力量大么,这是谁都懂得的道理。弱小的自主品牌应当团结联合,才能有效抵御来自跨国公司的强大竞争。有了南汽购得的国际化品牌、平台以及软硬件资源,又有上汽的经济与技术实力和多年制造轿车经验,大家共同开发市场,既避免了竞争,又降低了成本,自然也减小了风险,何乐而不为呢? ~{8X$ xs  
  但在外界看来,由于上汽实力更为雄厚,因此上汽和南汽合作相当于前者吃掉后者,这也是南汽在上汽表态之后一直没有回复的原因。 ~{8X$ xs  
  事实上,江苏当地政府为MG名爵投入了大量资金,作为江苏省的“一号工程”,MG名爵已经不再是南汽本身的事,相当于江苏省政府的政绩工程了,甚至南汽也难以左右。 ~{8X$ xs  
  不要忘了,地方政府往往左右着大企业的前途去向。 ~{8X$ xs  
  还有谁在背后若隐若现? ~{8X$ xs  
  还是以往的“时间巧合”,同一个黄道吉日:4月19日,上汽董事长胡茂元突然高调宣布希望与南汽联合;同样在4月19日(意大利时间)菲亚特CEO马尔乔内宣布正在与奇瑞、上汽谈判,以确定在中国除了南汽外的第二家合作伙伴,随后菲亚特和奇瑞又发布联合声明,表示,菲亚特并未与奇瑞商议过出售其拥有的南京菲亚特50%的股权。 ~{8X$ xs  
  也许,已经晋升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会长的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在抛出合作意向的同时,也就把舆论的压力和责任抛给了南汽。即便合作不成,外界也会盛传上汽要并购南汽,而致使南京MG名爵产品受挫。而且从菲亚特传递的消息来看,上汽再与菲亚特谈合作,实际上也可间接给南汽施压。 ~{8X$ xs  
  意大利人未必不是在逼宫,给南汽施加压力。另外,据说,菲亚特基本上与奇瑞已经达成共识,之所以与上汽谈,很大原因是为了和奇瑞的谈判中寻找谈判的价码。反正这样的一手托几家,总是会让合资的另一方心烦意乱。比如是一个家庭的夫妻一方移情别恋还高调示威,这日子殊几难过! ~{8X$ xs  
  吃亏的事似乎只有南汽。其承受着来自国内、国外两方面的压力。围绕这两个消息,自然又会产生一批诸如南汽资金紧缺、面临被收购之类的传闻。 ~{8X$ xs  
  商场如场,孙子兵法云:兵不厌诈。如果上汽真的安的这类心,那么本就处于不利地位的南汽,可谓是前后皆难。 ~{8X$ xs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将是谁在最终得利? ~{8X$ xs  
这里是:BG4GNX
淘宝汽车用品:
http://shop57671653.taobao.com/
军车076(金山车友会)
军号:15733(新奇军总坛)
车号:SH338(新奇军上海军区)
越野E族:江浙沪纵队019
战车:哈弗H3
离线西北风

发帖
2275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7-07-13
商场如战场阿 ~{8X$ xs  
----此话一点不假
这里是:BG4GNX
淘宝汽车用品:
http://shop57671653.taobao.com/
军车076(金山车友会)
军号:15733(新奇军总坛)
车号:SH338(新奇军上海军区)
越野E族:江浙沪纵队019
战车:哈弗H3
离线机务员

发帖
5739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7-07-13
西北风还真有深入研究啊!!!
呼号:BG4CHG
QQ;19883659
手台:TH-F7A、 GP300、LT-6100PLUS
车台:YAESU FT-8900R
短波台:FT-757GX
http://bg4chg.photoblog.cn
邮箱:bg4chg@126.com
离线妖来妖去

发帖
10629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7-07-13
名爵和荣威么 迟早的
BG4GNY=高尔夫 奶黄包 洋酒
-... --. ....- --. -. -.--
专业承接原子弹抛光打蜡、拆洗导弹发动机、清洗航母油槽、高空作业擦洗卫星表面积尘、修理飞机螺旋桨雷达倒后镜,另接:黄河漂清 珠峰除冰 大气层补漏 火山填平 沙漠除尘等业务 收费合理 童叟无欺 有意的P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