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特点 |8"HTBb\CW
|8"HTBb\CW
头部 |8"HTBb\CW
|8"HTBb\CW
大小:新生儿平均头围为35厘米,与身体的其他部分相比头部明显过大,为身体的1/4,而成年人的头为身体的1/8。 |8"HTBb\CW
!g2~|G
形状:孩子出生时,头不是很圆,但是无论看起来多么臃肿,孩子的大脑都没有受到损伤。这是因为出生时,头部的骨骼在挤压下可以重叠,出生后,头很快恢复成圆形。 !g2~|G
有时,孩子头部的一侧或双侧有一个大的、硬的隆起,是生产时子宫肌肉强烈收缩所致,不会给孩子颅内带来影响,无须治疗,几天后便可消失。 !g2~|G
头部受伤在使用产钳接生时更为常见,头部的两侧留有浅压痕,这种情况在几天后也会全部消失。 !g2~|G
!g2~|G
!g2~|G
囟门 !g2~|G
!g2~|G
囟门位于婴儿的头顶,为骨骼尚未结合好的部位。一般在孩子2岁后才能全部闭合。孩子囟门的皮肤比较硬,但是请你不要用力压这个部位。如果你发现囟门部位皮肤绷紧、突出或是凹陷,这时需要马上看医生。 !g2~|G
!g2~|G
!g2~|G
眼睛 !g2~|G
!g2~|G
外观 !g2~|G
大多数婴儿的眼睛由于正常生产时的挤压,看起来有些肿,一般几天内即可消失。 !g2~|G
不要把婴儿眼睛的分泌物当作正常现象,孩子可能患有中度的感染,应该找医生治疗,而不是你自己处理。不要自己随便给孩子使用眼药水或药膏。 !g2~|G
!g2~|G
眼功能 !g2~|G
你会发现孩子刚出生时的眼睛睁不开,但不能用手扒开孩子的眼睛。 !g2~|G
孩子睁开眼睛后,你可能会发现孩子的眼睛有些斜视。这点不用担心,孩子还没有学会将双眼协调起来,不能同时把视线聚焦在同一个物体上。一二个月后,随着孩子学习聚焦,斜视会渐渐消失。如果3个月的孩子仍然斜视,需要看医生。 !g2~|G
!g2~|G
眼泪 !g2~|G
婴儿是不会流泪的,你会发现婴儿大哭时不流泪。孩子需要在4-5个月的时间才能产生泪水。 !g2~|G
!g2~|G
!g2~|G
口腔 !g2~|G
!g2~|G
口唇水泡 !g2~|G
水泡一般出现在口腔的中部,为吮乳汁引起。水泡对孩子不会带来不良影响,会自行消除。 !g2~|G
!g2~|G
结舌 !g2~|G
婴儿的舌头如果全部固定到了口腔的底部,请你不必担心,孩子在一岁内,舌头的生长主要体现在舌前部。 !g2~|G
!g2~|G
!g2~|G
皮肤 !g2~|G
!g2~|G
新生儿皮脂 !g2~|G
新生儿的皮肤外很可能有一层白色、粘稠样的物质,称为胎儿皮脂,主要分布于面部和手部。胎儿的皮脂具有保护作用,皮脂可以在几天内被皮肤吸收。但是,如果皮脂过多地积于皮肤褶皱内,最好还是加以清理,以防对皮肤产生刺激。 !g2~|G
!g2~|G
脱皮 !g2~|G
婴儿皮肤上可能有一层干性的脱皮(主要分布于手掌与足底),这不是说孩子患了皮疹,或是一生将永远是干性皮肤。大多情况下,干性的脱皮几天会消失。 !g2~|G
!g2~|G
颜色 !g2~|G
你可能会注意到孩子的手脚,特别是在躺下时,变得发紫,其原因是血液循环不良造成的。如果你再次抱起孩子时,手脚颜色便会恢复。请将室温保持在16--20℃。青色的斑迹(叫胎斑),外观与瘀伤相似,多出现在下肢,整个下肢的皮肤略呈深色。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会自然消除。 !g2~|G
!g2~|G
黄疸 !g2~|G
黄疸表现为皮肤与眼白黄染的一种现象,在新生儿儿很常见。许多健康的婴儿出生后第三天开始便会出现黄疸,称为生理性黄疸。这种黄疸不是疾病。正常喂养的婴儿的生理性黄疸,一周内就会消失。但要首先请医生鉴别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 !g2~|G
!g2~|G
斑点 !g2~|G
经常可以看到孩子鼻子上出现白色的斑点,属于正常现象。千万不要挤它。这是由于汗腺与皮脂腺暂时阻塞所致,几乎都会在几天内消失。 !g2~|G
!g2~|G
!g2~|G
体毛 !g2~|G
婴儿出生时,体表有不同程度的体毛,叫做胎毛。有些孩子出生时只在头上有一层浅浅的绒毛,而有些孩子会在肩上一直到脊背都有一层浓浓的毛。这两种情况都属正常现象,体毛很快就会退掉。 !g2~|G
!g2~|G
!g2~|G
脐带 !g2~|G
!g2~|G
1脐带的残余部分在7天内会干枯、脱落。有的孩子可能会出现脐疝,请向医生咨询。 !g2~|G
!g2~|G
!g2~|G
乳房 !g2~|G
!g2~|G
男婴和女婴在出生时的乳房都有肿大,有时可能会有少量的乳汁分泌,这是由于母体中激素作用于胎儿所致,稍后会自然恢复正常。请不要挤压。 !g2~|G
!g2~|G
!g2~|G
生殖器 !g2~|G
!g2~|G
男婴和女婴在出生时的生殖器与身体的其他部位相比,都比较大,***或阴部发红,这是正常的,是母亲的激素通过胎盘影响胎儿所致,有时还会引起女婴的阴道内流出少量的血液。这同样也是正常现象,几天后自然恢复。但是,如果你不放心,可以向医生咨询。 !g2~|G
!g2~|G
!g2~|G
粪便 !g2~|G
!g2~|G
婴儿出生后的粪便一般为深绿色,粘稠,无气味,称为胎粪。胎粪一般在出生后一、二天内排出。三、四天后,婴儿排出的粪便渐渐会发生颜色的变化。婴儿粪便的质地和外观与婴儿是否母乳喂养或是用什么牛奶配方喂养有关。 !g2~|G
从以下几方面告诉大家: !g2~|G
!g2~|G
一 温度和光线 !g2~|G
!g2~|G
新生儿对外界温差的变化有些不适应,室内温度适宜保持在25~28摄氏度。盛夏要适当降温。室内的光线不要太暗或者太亮,有些家长认为新生儿感光较弱,喜欢挂上厚重的窗帘,其实这是不宜的,应让宝宝在自然的室内光线里学会适应,而避免阳光直射眼部。 !g2~|G
!g2~|G
二 睡眠和睡姿 !g2~|G
!g2~|G
睡姿影响呼吸,且新生儿头颅比较软,良好的睡姿有利于头颅的发育。建议有个舒适,厚度为1~2厘米的小枕头,中间稍微下陷,两头微起。最好的睡姿是仰卧或侧卧,以避免压迫胸肺部,建议在喂养后多采取侧睡,以免溢奶或呛咳造成窒息;在采取仰卧位时,应该经常变换体位;足月儿因活动力较强,出生头几天可以适当采取俯卧,以利呼吸道分泌物流出,防止呕吐物倒流入气管,但俯卧必须拿去枕头,头侧向一面,此时要有家长在一旁监护。新生儿通常每天要睡18~20个小时,但未满月的宝宝不宜长时间睡眠,家长应该每隔2~3个小时弄醒一次,以方便喂养。 !g2~|G
!g2~|G
三 从婴儿粪便看健康状况 !g2~|G
!g2~|G
婴儿大便的次数和性质常常能反映其胃肠道的健康和病理状态,故观察或检查婴儿粪便极其重要。 !g2~|G
!g2~|G
胎便:新生儿出生3日内排的胎便粘稠,色黑绿或深绿,无臭,若喂养充分,2~3日即转为正常的婴儿大便。 !g2~|G
!g2~|G
母乳喂养儿的粪便:母乳喂养儿的粪便呈黄,黄绿色或金黄色,均匀呈膏状,或带少许黄色粪便颗粒(脂肪小块),有酸味不臭,排便次数较多。 !g2~|G
!g2~|G
人工喂养儿的粪便:粪便呈淡黄色或灰黄色,较干稠,臭味明显。每日1~2次。如果大便呈水样,也许是病理状况。如果臭味较浓说明蛋白质多孩子消化不好,如果粪便泡沫较多说明婴儿对糖消化不良或是奶中糖含量较多,发酵比较旺盛的缘故。 !g2~|G
!g2~|G
混合喂养儿的粪便:用母乳或奶粉喂养的婴儿若同时加淀粉类食物,大便可能增多,稠度稍减,呈暗绿色,臭味加重;若加食蔬菜水果等,大便外观近似成人粪便。 !g2~|G
!g2~|G
粪便颜色异常:粪便排出绿色粪便且次数增加说明肠蠕动增加了1 也许奶量不够 2 是婴儿体内有轻度炎症,要进一步观察或看医生。如果排出白色粪便,常常提示婴儿胆道不通,胆汁排不到肠内,如伴有皮肤发黄应及时就医。 !g2~|G
!g2~|G
四 新生儿出生后什么时候开始哺乳? !g2~|G
!g2~|G
以往主张让产妇及刚出生的新生儿得到充分的休息,所以要求正常新生儿一般在生后6—12小时,早产儿甚至更晚。现在人们认识到,这种主张是片面的,不利于小儿的健康,晚喂奶的新生儿黄疸较重,有的发生低血糖,使脑部受到损伤,有的发生脱水热。而且许多中外心理学家发现,新生儿出生后第一小时是个敏感期,且在出生后20—30分钟的吸吮反射最强。如果此时没有得到吸吮体验,将会影响以后的吸吮能力;专家们还认为,新生儿出生后母子接触时间越早、越长,母子间的感情越深,婴儿的心理发育越好。 !g2~|G
!g2~|G
因此主张应让新生儿在出生后1小时内,就开始伏在母亲的胸前吸吮乳头。所以孩子应在出生后尽早吃到母乳。 !g2~|G
!g2~|G
五 注意保护脐带 !g2~|G
!g2~|G
不要随便打开脐带的包扎绷带,保持绷带干燥、清洁,若发现有血液渗出现象,应立即请医护人员重新包扎。 !g2~|G
!g2~|G
六 注意清洁卫生 !g2~|G
!g2~|G
新生儿皮肤表面有一层胎脂,有抵抗风寒和润滑皮肤的作用,不要急于洗去,1~2天后,胎脂就会被吸收。给新生儿擦身时宜自上而下地擦,洗完后在腋窝、皮肤褶皱处抹上熟的食用油脂。当脐带脱落后,可给婴儿洗澡,水温不宜太热。应尽量在喂奶前1~2个小时洗澡,并防止水滴进入耳道内。婴儿的衣物和尿布要柔软卫生,并勤洗勤换,不要用碱性太强的洗衣粉、肥皂等洗衣物。 !g2~|G
!g2~|G
七 注意家庭成员健康 !g2~|G
!g2~|G
与孩子接触较多的家庭成员,其身体健康与否,对婴儿的健康至关重要。患有结核、肝炎、痢疾等传染病者,不可接触婴儿,以免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