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一些专业知识:以国产POLO为例,大家以此类推就行了。虽然国产POLO的发动机的确不怎么样,没有用到大众最牛的FSI技术,但是其高转速的表现并不差,特别是噪音和震动都不大,5000转的声音很悦耳,不象某些所谓先进的日机,高转的声音会吓死人,可别说这是故意调的!我想同样5000转,POLO连续跑个1,2小时也没啥事,日机估计就磨损得差不多了!以上对比只限于小排量低档发动机! 虽然功率只有55KW,但极速可以到达170,而且在这极速下仍然稳定舒适,是真正可用的极速。不象那些日车,数据都很牛,六七八十千瓦的功率,但实际极速并不算高,而且一快就飘,高功率纯粹浪费。日车如果把车身做得跟POLO一样重,那成绩就不知道要烂成什么样了。连鼓式刹车都吹个不停。网络的车托文章甚多,真真假假,水平不等,要从中辨别真伪,需要慎密的比较和过得去的理工科知识。对大多数人而言着实不易,最后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对品牌的认可程度和车型的实用性。所以,对不以空间价格燃油经济性见长的德国车而言,实在是种悲哀! 有什么疑问,请尽管提出来。当然,认为FIT手工焊好于POLO激光焊的那些不具备理工科基础知识和基本逻辑思维能力的人,就恕不接待了~! g N
E"z
g N
E"z
德法1.8升排量及以下A级和AO级家用轿车低档提速大多较同排量日系车慢,这既非电子油门滞后效应,更非发动机低转速动力小所致! g N
E"z
307也好GOLF也罢,两车都是典型的欧洲家用名车,其1.6升车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低速提速慢,这样做是出于低速发动机动力输出最大化考量设计的,两车将变速器在1/2挡的变速比设置较大,这样做虽然起步提速慢了些,但在爬陡坡或满载情况下起步发动机扭拒和功率输出达到最大化,这是非常实用的设计。3挡以上则变速比不再大,提速变得明显加快(有力),因此,中高速极富驾驶乐趣。 g N
E"z
家用车起步提速实在没必要太快(除非赛车),而中高速提速快才更重要,因为,如果中高速提速力不从心的话,行车既不安全(超车若不能果断完成的话,危险性会大增)也缺乏驾驶乐趣。 g N
E"z
出于省油考虑,日本车不仅设计较轻(设计载重能力也比欧洲车小不少),而且1/2挡变速比设置比欧洲车要小(同样车速下对应的发动机转速要比欧洲车低至少600转/分!)轻载起步提速显得比欧洲车快(给人有力的假相,但是请注意:这是轻载下的表现,重载起步或爬陡坡的话其阳痿就露馅了),由于变速比设置小,中高速度对应发动机转速也较低,因此,日系车往往弄巧成拙,中高速无法达到扭拒功率最大化,加速力不从心也就不足为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