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公安部召开的“全国交通违法业务系统建设和交通违法信息交换系统升级”培训会议上获悉,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等在内的21个省市(区)到6月底将全面完成“交通违法信息异地交换系统”的升级工作,到10月,全国剩下的10个省(区)也完成升级,同时启动交换信息和处罚工。这意味着挂外地牌照的机动车,在全国哪个城市交通违法都不能逍遥法外,它们将被记录在案并通过网络交由所在地交管部门处理。
现状:外地车违法有“空”可钻
??据统计,本市一季度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07.6万余起,其中,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84.6万余起,这主要是本地号牌的机动车辆。而市民对挂着外地车牌发生交通违法行为的车辆、特别是违法停车和违法行驶反映强烈。据估算,这部分车辆在上海的交通违法数量不小。因受制于信息互通方面的局限,使得相当一部分的异地交通违法行为难以受到应有的处罚。
??进展:上海率先示范填“空”
??早在去年10月,公安部便以《征求意见稿》的形式向全国下发了《交通违法信息异地交换系统改造升级实施方案》。同年12月,上海和浙江、江苏、安徽等3省一道成为首批四个升级示范单位。市交警总队根据公安部的要求,成立包括各职能部门在内的专门工作小组,紧锣密鼓地开展工作。今年1月1日起,本市异地交通违法信息传递试点工作正式展开。
??自那以后,外省市驾驶员在沪的交通违法信息通过公安部统一的信息交换平台,传送至该驾驶员管辖地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同样,本市驾驶员在外省市的交通违法信息被传送回本市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外省市车辆在沪被“电子警察”等电子设备拍摄的违法信息,也会被传送至车辆所属管辖地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据统计,今年截至5月底,上海子系统已向公安部发送数据17余万条,其中违法数据79000余条、强制措施数据80800条、暂扣数据70余条、电子监控数据14000余条;接收公安部数据20000余条;锁定机动车11万辆、锁定驾驶证4万张(包括上海驾驶员在上海和外地的违法行为)。
??危害:“未处理”无法验车上路
??据介绍,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通过电子监控设备(“电子警察”、民警抓拍、群众举报等)、民警现场执勤抄告(违法停车等)等方式记录外地车牌车辆的交通违法行为,并记录在案。随着各地子系统陆续建成全国联网,这些信息将通过公安部发送到车辆号牌核发地,此时,违法机动车将被锁定为“违法行为未处理状态”,当地公安机关将发出违法处理告知书,不接受处理的,将不能领取车辆年度检验合格证书,无法上路。这无疑将给闯红灯、违章变道和违法停车的外地车辆以有效打击。需要特别提醒机动车驾驶员的是,该系统允许因电子监控系统查获的违法车辆接受异地处罚、缴纳罚款。
??目标:10月实现全国联网
??据了解,作为系统升级示范单位的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等四省市,今年初就完成“省内交换系统”和“业务系统”的升级工作,实现省内、省际异地交通违法信息数据的交换以及后续处理。到今年6月底,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黑龙江、吉林、福建、山东、河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云南等17个省市(区)将陆续完成系统升级工作。今年10月,全国其他10个省(区)该系统也将全面升级。届时,全国31个省市(区)都将启用这一交通违法信息异地交换平台,交换信息和处罚工作也将同时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