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53阅读
  • 5回复

[转帖]2005年最失败-失意的七款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xuu
 
发帖
83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5-11-08
失意类型一:自讨没趣型——开迪 NI)q<@ju  
NI)q<@ju  
  开迪很失败。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自上市以来至6月底开迪累计销量为818台(1.6升销量541台、1.8升销量277台),这只是厂家开票数据,800多台“售出”的开迪车大都堆积在一汽大众经销商的车库里。一份开迪近日产量数据上清楚地显示,开迪单日产量最低时仅为9辆,让一汽大众引以为豪的PQ35平台基本处于半停工状态,一位工人透露:工厂原来雇佣的大批临时工已经全部辞退。 NI)q<@ju  
NI)q<@ju  
  如此萧条的景象,在大众销售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而开迪的失败不仅是毫无生气的销售局面,还包括一汽大众已经为开迪投入的大量宣传资金:仅成龙代言开迪上市的花费不会少于1000万元,还不包括委托具体到苏州上市仪式的花费以及随后的大额广告投入……开迪无论每一台利润是多少,注定会赔得一塌糊涂,对于本来就在走下坡路的一汽大众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NI)q<@ju  
NI)q<@ju  
  归结开迪的失败,无非两个因素在作怪:车型引进的盲目错误和定价过高。 NI)q<@ju  
NI)q<@ju  
  1、车型怪异:开迪在车型上和消费者的需求驴唇不对马嘴,这样的多功能车个人消费者都搞不清买来做什么,既没有轿车的轻便节约,也没有MPV的舒适大气,在这种情况下,大众品牌和PQ35平台也显得毫无吸引力; NI)q<@ju  
NI)q<@ju  
  2、定价过高:虽然动力方面开迪采用了大众为PQ35平台全新开发的RSH发动机,符合欧IV排放标准,但是在舒适配置上却相当吝啬:基本型没有配备电动车窗、CD音响,ESP也为选装;内饰的塑料质感比较低档,同它14.99万的定价不符。 NI)q<@ju  
NI)q<@ju  
  同样定位多功能车的赛宝和优尼柯,定价6-8万仍难逃停产厄运,可见多功能轿车市场远没有一汽大众想象得那么乐观。 或许,开迪压根就不应该在此时进入中国市场。 NI)q<@ju  
NI)q<@ju  
NI)q<@ju  
失意类型二:自视过高型——途安、景程 NI)q<@ju  
NI)q<@ju  
  途安和景程的失意都源自高定价带来的销售疲软。 NI)q<@ju  
NI)q<@ju  
  途安与开迪一样,同为大众最新在华投产的车型,不同于开迪,途安更偏重舒适和家用方向,所以在市场表现上比开迪要好,但也仅仅是比开迪好:今年1~8月大众途安销量仅为2325辆,在同级别车型中基本垫底。而引发途安销售疲软的直接原因,就是它19.8-25.18万的高定价。 NI)q<@ju  
NI)q<@ju  
  途安虽然具备激光焊接车身、高安全性和优秀工艺水平,但是其价格令家庭消费者难以接受,若作为商务MPV途安又略显小气。商务车的价格家用车的外形,造就了途安高质量、低销量的尴尬局面,上海大众今年的“飓风行动”并未将途安纳入优惠之列,令消费者对其更加兴趣索然。 NI)q<@ju  
NI)q<@ju  
NI)q<@ju  
上海大众途安 NI)q<@ju  
NI)q<@ju  
  与途安一样受价格高困扰的还有景程,虽有强大的上海通用作为品牌后盾,但景程自4月上市以后便难见热销景象,8月份销售仅1267辆,呈直线下降趋势。 NI)q<@ju  
NI)q<@ju  
  景程是不折不扣的水分大王,当消费者的新鲜劲过后,价格便随着销量同步下降。现在的景程,价格上有2万元左右的优惠,但是仍然与更高级别的车型如蒙迪欧、帕萨特有重叠,加上自身韩国大宇美爵男的血统,认可度较低,销量下滑也无可厚非。 NI)q<@ju  
NI)q<@ju  
NI)q<@ju  
NI)q<@ju  
上汽通用雪佛兰景程 NI)q<@ju  
NI)q<@ju  
  途安和景程,守卫自己高价,偿到了市场冷遇的苦果。务实一些吧,就像消费者期望的那样。 NI)q<@ju  
NI)q<@ju  
失意类型三:品牌不硬型——远舰、嘉华 NI)q<@ju  
NI)q<@ju  
  远舰和嘉华自从上市就没有过什么喜人的销量,可谓一对难兄难弟。而造就兄弟俩失意的主要原因,恐怕在于起亚的品牌感召力不足。 NI)q<@ju  
NI)q<@ju  
  远舰一再调价之后,实际售价已经不高,至少比同档次的景程要低不少。按照经销商的说法:远舰的性价比在同级产品中是最好的,做工、质量哪方面都拿得出手,价格绝对让你惊喜……但消费者仍然不买账。远舰1-8月的累积销量为9829辆,当然这只是出厂数量,实际的终端销量要更低。 NI)q<@ju  
NI)q<@ju  
NI)q<@ju  
嘉华的情况与远舰略有不同,嘉华的定价相当高,它勇敢地闯入20万-30万元区间,去挑战本田奥德赛、别克GL8等强势品牌,其后果可想而知。并不是说嘉华在车型上有什么不足(除了油耗稍高),只是一辆挂着起亚标志的车,配上如此高端的价格,实在很难让消费者动心。嘉华1-8月的累积销量为3258辆,相当低迷。 NI)q<@ju  
NI)q<@ju  
 远舰和嘉华的失意,与千里马的成功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同时也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品牌和产品定位要搭配,弱势品牌若强推高定位、高价格的产品,只不过是给自己经销商的“蓄水池”蓄水罢了。 NI)q<@ju  
NI)q<@ju  
  失意类型四:无可奈何型——SPARK、威乐 NI)q<@ju  
NI)q<@ju  
  乐驰SPARK与威乐VELA都被同一个问题困扰——供货能力。有消费者愿意买,自己却无车可卖,这两“乐”经常乐不起来。 NI)q<@ju  
NI)q<@ju  
  SPARK 1-8月累计销量17927辆,8月单月销量2050辆,在微车排行中居于第五,这样的成绩并不算差,但当我们看到QQ的销售成绩,就知道SPARK为什么会失意了:奇瑞QQ 1-8月累计销量70886辆,8月单月销量9253辆,全都是SPARK的5倍左右。 NI)q<@ju  
NI)q<@ju  
  看着被自己嗤之以鼻的QQ大卖特卖,自己却因为进口零配件问题常常无货可供,SPARK岂能不咬牙切齿。供货紧张还导致了另外一个问题——经销商为了眼前小利擅自加价,品牌形象遭受破坏,以后即使SPARK不缺货不加价了,恐怕也难以把气走的消费者招揽回来。 NI)q<@ju  
NI)q<@ju  
 威乐VELA是天津一汽在NBC2平台上打造的一款小型车,原型是北美版丰田ECHO。威乐是天津一汽利用丰田的技术开发生产的车型,也就是说这款车,双方只停留在技术合作的层面上,属于技术引进车型,丰田公司在签署技术转让协议后对于威乐的定价和营销手段并无任何发言权,因此VELA理所当然的挂起了一汽的车标。 NI)q<@ju  
NI)q<@ju  
  然而,这也直接导致了VELA上市后的供货不足与销售不畅。 NI)q<@ju  
NI)q<@ju  
  威乐能以技术转让的方式实现国产,实际上是天津市政府施压的结果,丰田方面其实不太愿意看到威乐上市,因为威乐与威驰是一对竞争车型:同为NBC平台,同为5A发动机,车身尺寸相近。一汽在威驰车型上蒙受的损失,还有希望通过威乐车型的热销得以弥补;而丰田公司只控有天津一汽丰田50%的股份,一旦威乐对威驰市场份额形成分流,丰田公司的利润将直接减少。 NI)q<@ju  
NI)q<@ju  
  丰田从一开始就意识到威乐会威胁到威驰的市场,当然不会放之任之。由于对进口零配件依赖性很高,来自NBC平台的威乐产量能有多大,决定权其实是在丰田手里。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看到了,上市初期颇为叫座的威乐,产量一直上不去,供货断断续续,消费者想买的时候没有车,等到有车别的品牌又降价了,反反复复中,威乐渐渐地被市场所遗忘,走上了夏利2000的老路,让不少人为之扼腕。 NI)q<@ju  
NI)q<@ju  
离线休闲
发帖
47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5-11-08
看看几家国家扶持大公司和民营企业的走的道路,联想到中国的汽车何去何从!确实令人叹息阿!
活着并快乐着!
离线刺客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5-11-08
没什么啊,偶的毕加索全国销量也不好啊,可国外火暴,车少开了才感觉好,满街都是大众车你开着舒服啊?
离线小苏打
发帖
412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5-11-09
我的景程也在里面呢!郁闷!。。。。。。。。
发帖
1414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5-11-09
每个人的看法不一样的,兄弟,景程不错的!!!
离线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5-11-09
下面是引用小苏打于2005-11-09 09:27发表的: NI)q<@ju  
我的景程也在里面呢!郁闷!。。。。。。。。
NI)q<@ju  
NI)q<@ju  
你不是开BMW的吗?(看资料,好象有印象..) NI)q<@ju  
NI)q<@ju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