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31阅读
  • 58回复

山西太原\平遥\乔家大院\五台山\大同云冈石窟\恒山悬空寺\应县木塔\晋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yohoo

发帖
22382
只看该作者 40楼 发表于: 2005-08-16

在生活面前,我们还都是孩子。
离线yohoo

发帖
22382
只看该作者 41楼 发表于: 2005-08-16

上面那张拟取名"尘缘未了",当时那和尚盘腿在台阶上玩手机,就偷拍了一张

e6MBy\*n  

下面来一个五台山黑白系列,暂名"光阴"

在生活面前,我们还都是孩子。
离线yohoo

发帖
22382
只看该作者 42楼 发表于: 2005-08-16

在生活面前,我们还都是孩子。
离线yohoo

发帖
22382
只看该作者 43楼 发表于: 2005-08-16

在生活面前,我们还都是孩子。
离线yohoo

发帖
22382
只看该作者 44楼 发表于: 2005-08-16

在生活面前,我们还都是孩子。
离线yohoo

发帖
22382
只看该作者 45楼 发表于: 2005-08-16

在生活面前,我们还都是孩子。
离线yohoo

发帖
22382
只看该作者 46楼 发表于: 2005-08-16

在生活面前,我们还都是孩子。
离线金龙鱼

发帖
6528
只看该作者 47楼 发表于: 2005-08-17

辛苦的说!

e6MBy\*n  

黑白的一组可惜缺了点光线...想法8错

[em01][em05]
生活,选择平淡.人生,乐在其中
离线yohoo

发帖
22382
只看该作者 48楼 发表于: 2005-08-18

云冈石窟

e6MBy\*n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000米,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据文献记载,北魏和平年间(公元460年至465年)由一个著名的和尚昙曜主持,在京城(平城,今大同市)西郊武周塞,开凿石窟五所,现存云冈第16窟至20窟,就是当时开凿最早的所谓“昙曜五窟”。其他主要洞窟,也大多完成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从石窟所保存的纪年铭刻和艺术风格上看,这处宏伟的艺术工程基本上都是北魏的遗物,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现存洞窟53个,石雕造像5万 1千余尊。大佛最高者17米,最小者仅几厘米。 云冈石窟以气势宏伟,内容丰富,雕刻精细著称于世。古代地理学家郦道元这样描述它:“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烟寺相望”。这是当时石窟盛景的真实写照。云冈石窟雕刻在吸收和借鉴印度犍陀罗佛教艺术的同时,有机地融合了中国传统艺术风格,在世界雕塑艺术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今天,它已成为中外游人倾慕和向往的旅游胜地。云冈石窟是中国三大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

e6MBy\*n  


e6MBy\*n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18 11:32:29编辑过]
在生活面前,我们还都是孩子。
离线yohoo

发帖
22382
只看该作者 49楼 发表于: 2005-08-18

恒山悬空寺

e6MBy\*n  

山西恒山的悬空寺称得上是奇妙的建筑。

e6MBy\*n  

一般寺庙都建在平地上,但这座悬空寺却是名副其实,建在悬崖峭壁上,悬在半空之中。其设计思想真绝,其建筑艺术真高。

e6MBy\*n  

结构惊险,造型奇特

e6MBy\*n  

悬空寺是在悬崖上凿洞,插入木梁,寺的一部分建筑就架在这一根根木梁之上,另一部分则利用突出的岩石作为它的基础。游人在远处见不到这些木梁,却见到不少细木柱斜顶住寺的底层。游会想:这些颤颤悠悠的木柱能顶得住这样一座寺庙吗?当人们仔细观察,发现承受重量的除木柱外,还有那些插入岩石的巨大木梁后,对古代匠师的智慧,不得不由衷地生发出感叹和敬佩了。

e6MBy\*n  

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后期,距今约1400年。历代都重修,但原来的结构没有改变。

e6MBy\*n  

前人介绍悬空寺,概括为:

e6MBy\*n  

“面对恒山,背倚翠屏;上载危岩,下临深谷;凿石为基,就岩起屋;结构惊险,造型奇特”因为寺建在悬崖上,以曲折玲珑取胜。

e6MBy\*n  

上载危岩,下临深谷

e6MBy\*n  

进寺后,有楼梯可攀上楼,这里不并不显得多么惊险,但当你在楼上,沿着紧贴在崖壁的通道,由南往北走,通过一条栈道,走到北边的那座三层三檐的楼阁时,就会发现这里的地势已相当高。往上望,“上载危岩”往下看,“下临深谷”,脚下的楼板又有晃动的感觉,真是惊心动魄,惊险之至。

e6MBy\*n  

建在崖壁上的殿堂进深都较小,殿内的塑像形体也相对缩小,但比例适度,表情丰富,很有艺术价值。寺中共有殿堂40余处,都是木结构,其位置部署,对称中有变化,分散中有联络。游人们在廊栏间行走,如入迷宫,甚至会找不到出路。这正是其建筑构思的一个特色,既不呆板,又不零乱,给人以曲折玄妙之感。

e6MBy\*n  

在寺的栈道石壁上,刻有“公输天巧”四个大字,赞赏悬空寺的建造技艺。公输就是鲁班,也叫公输般,春秋战国时代人,被认为是建筑工匠的祖爷。这四个字是说,这座建筑物简直是鲁班那样巧夺天工的匠师所为。当地有一句形容此寺惊险的民谣:“悬空寺,半山高,三根马尾空中吊。”

e6MBy\*n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他的游记中将悬空寺称为天下巨观,并对整个寺庙建筑、部署作了极高的评价。

e6MBy\*n  

旅游服务

e6MBy\*n  

悬空寺在山西浑源县,离县城约7里。这里是进入恒山的一处山峡,峡谷名金龙口。前往游览可从大同市乘汽车前往,约60公里,汽车行驶约1小时多。悬空寺容纳游人有限,时间允许,还可攀登北岳恒山。



e6MBy\*n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18 11:31:02编辑过]
在生活面前,我们还都是孩子。
离线yohoo

发帖
22382
只看该作者 50楼 发表于: 2005-08-18

应县木塔

e6MBy\*n  

在山西应县,矗立着一座高耸入云的木塔。它以挺拔的身躯,端庄的造型和悠久的历史被国内外建筑学界称之为建筑瑰宝,又被人们称之为“天下第一塔”。这就是应县佛宫寺释伽塔,俗称“应县木塔”。有流传于晋、冀两省的民谣说:“沧州狮子应州塔,正定府里的大菩萨”,说的都是历史遗存中的珍品,应州塔即指此塔。

  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高的木构建筑。全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外观九层,可用空间只有五层,谓“明五暗四”。各明层外柱均立在下层外柱的梁架上,并向塔心收进半柱径,使塔的外观轮廓构成一条优美的逐层收分的曲线。整座塔比例适当,巍巍耸立,蔚为壮观。

  塔随佛教传入中国,早期的塔大都为木塔。如中国第一座塔洛阳白马寺塔就是木塔,可是这座九层宏大建筑建成几十年后即被焚毁。有中国古代摩天楼之称的洛阳永宁寺塔,高达49丈,登上塔顶犹如置身云霄,大有飘飘欲仙之感。可是,此塔仅存15年,便被雷击中,毁于火灾。当时“……悲哀之声,震动京邑。大火三日不灭。”

  是不是说应县木塔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并受到良好的保护.历史记载,元顺帝时大震七日,木塔岿然不动。350年前明王朝时,山西灵丘一带曾发生烈度为九级的强震,房屋倒坍,人死几千,而水塔无损。近几年来,大同一带屡次地震,波及应县,而木塔安然无恙。1926年,山西军阀混战,对塔炮击200余发,塔身弹痕累累,有多次击中后燃烧起火,可是很快“自行”熄灭。矗立晋北高原900多年的木塔抗震、防火能力,至今未有公认的科学解释。

  高层木构建筑另一个最大的自然灾害是雷击。历史上的木塔部分曾毁于雷火。应县木塔可以说是一个杰出的防雷范例。它为何不受雷击,长期以来是一个不解之谜。最近的研究表明,不受雷击和它高达10米的金属塔刹有关。塔刹全为铁件制成,有覆钵、相轮、露盘、月牙、宝珠等,略显亮光,中心有铁轴一根,插入梁架之内,周设八根铁链系紧,迄今完好无损。从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防雷装置——现代消雷器的原理看,应县木塔的塔刹是一个很典型的“伞形离子发生器……法拉第笼的上盖”。因此,可使木塔千年不受雷击。事实上也是如此,木塔四周在雷雨天常有雷击现象,仅本世纪50年代,在离塔一百米左右的地方就有两次雷击,但木塔却安然无恙。

  由此可见,应县木塔是科学、艺术与宗教的完美结合,是人类木构建筑史上的奇迹,也是山西人智慧的结晶。



e6MBy\*n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18 11:18:33编辑过]
在生活面前,我们还都是孩子。
离线yohoo

发帖
22382
只看该作者 51楼 发表于: 2005-08-18

晋祠周柏

e6MBy\*n  

<资料>

e6MBy\*n  

鉴定显示,山西晋祠周柏已有2991岁
2003年09月15日 14:25

e6MBy\*n  

凤凰卫视9月15日消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晋祠有一株至今依然翠绿的周代古柏,堪称“老寿星”。经科学测定,此树今年已二千九百九十一岁,比太原建城的历史还长四百九十一年。

e6MBy\*n  


此结论是近日由晋祠博物馆与北京园林科学研究所、北京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一道,采用现代高科技测定法对这株古柏测量后得出的。

e6MBy\*n  


这株周柏与晋祠宋代侍女像及“晋阳第一泉”难老泉并称为“晋祠三绝”。它位于圣母殿北侧,树高十八米,树身粗大,向南倾斜,被另一株古柏所支撑,树叶披覆在圣母殿顶。因该树状似虬龙,故又称卧龙柏。

e6MBy\*n  


晋祠周柏名闻遐迩,为历代名人所称道。早在北宋,欧阳修在咏《晋祠》诗中就有“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句。傅青主为之立碑“晋源之柏第一章”现仍立于此树旁。冯玉祥将军在一九三0年避居晋祠时,专门赋诗《咏晋祠周柏》:“大树苍苍数千载,虽然倾斜成大观,饱经世界冷暖事,能耐风霜不畏寒。”

e6MBy\*n  


在晋祠,树龄在千年以上的苍松、翠柏、古槐等尚存二十余株。它们和古柏一起,使游人发思古之幽情。同时,也印证着山西这块土地悠久的历史与文化。


e6MBy\*n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18 11:21:14编辑过]
在生活面前,我们还都是孩子。
离线yohoo

发帖
22382
只看该作者 52楼 发表于: 2005-08-18

晋祠难老泉


在生活面前,我们还都是孩子。
离线yohoo

发帖
22382
只看该作者 53楼 发表于: 2005-08-18

晋祠泥塑

e6MBy\*n  

这泥塑的旁边,就是晋祠三绝中的宋代侍女像,只是导游不许拍照,只得作罢.

e6MBy\*n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18 11:25:19编辑过]
在生活面前,我们还都是孩子。
离线江南

发帖
14486
只看该作者 54楼 发表于: 2005-08-18
以下是引用yohoo在2005-8-16 0:02:42的发言:
[upload=jpg]UploadFile/2005-8/200581601312095.jpg[/upload]
e6MBy\*n  

e6MBy\*n  

哈哈,要是能拍到手机就灵了~~

e6MBy\*n  

不过,现在这种情况多了,不稀奇了~~

[em01][em01][em01]
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呼号:BG4CBI
车会是我家 关心爱护靠大家
离线yohoo

发帖
22382
只看该作者 55楼 发表于: 2005-08-18

整个行程就是走了这几个点.

e6MBy\*n  

景点比较分散,太原到大同或五台山都有近三百公里,车况路况都不好,坐车很累.

e6MBy\*n  

图暂时发这些,我整理一下,慢慢地再补充些,顺便再找些景点介绍.

在生活面前,我们还都是孩子。
离线yohoo

发帖
22382
只看该作者 56楼 发表于: 2005-08-18
以下是引用江南在2005-8-18 10:38:48的发言:

'6L@l  

'6L@l  

哈哈,要是能拍到手机就灵了~~

'6L@l  

不过,现在这种情况多了,不稀奇了~~

[em01][em01][em01]
'6L@l  

用小白就肯定没问题.
在生活面前,我们还都是孩子。
离线caicai
只看该作者 57楼 发表于: 2005-08-20

山西的路自打胡富国上台就狂修了不少,现在已经是好很多了,就是山西的空气还是很脏,被联合国评为全球最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城市之一

离线yohoo

发帖
22382
只看该作者 58楼 发表于: 2005-08-20

胡富国.

'6L@l  

这个名字导游说了好几次,硬是一次也没听明白是哪三个字.

在生活面前,我们还都是孩子。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