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行车违规使用远光灯的车辆居然高达四成。不久前,民进会员管国忠就此向市政协提交“社情民意”,建议对机动车远光灯照明进行专项整治。 -|UX}t*
-|UX}t*
记者昨天了解到,市公安局交警总队在了解到有关意见后,已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专项整治,但整治过程中“执法难”问题集中暴露,目前交警部门正积极寻求法律支撑,力求加强长效执法管理。 -|UX}t*
-|UX}t*
现象:汽车“大灯”遍地走视觉受污惹事故 -|UX}t*
-|UX}t*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车辆交会时应关闭远光灯改用近光灯,在照明较好的城区不宜使用远光灯。但是,民进会员管国忠却在亲身调查中发现,夜间开远光灯会车的车辆达四成,一些车辆不但在照明条件较好的路段使用远光灯,有时甚至远、近光灯“四灯并用”;有些车辆还擅自用照明度更高的氙气灯来替代远光灯。 -|UX}t*
-|UX}t*
“汽车不按规定使用‘大灯’现在已经成为常见现象,但它会令对方司机‘瞬间失明’,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06年,我国夜间交通事故造成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30.6%,而在夜间交通事故中,与远光灯有关的占了30%至40%,并且仍然呈现上升趋势。 -|UX}t*
-|UX}t*
症结:“车灯执法”缺依据判定违法有困难 -|UX}t*
-|UX}t*
今年3月10日至16日,全市交警共出动警力1900余人次,查处“机动车夜间不按规定使用灯光”交通违法行为2887次。但是,在执法过程中,当前客观存在的执法难点也集中暴露了出来。 -|UX}t*
-|UX}t*
市交警总队表示,“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对使用远光灯的道路条件、行车距离等作了具体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特别是在城市中心区域,执勤民警对这些行为难以有效辨别,影响了执法质量。 -|UX}t*
-|UX}t*
由于缺少法律依据,“改变汽车大灯、安装强光氙气灯”的行为也难以得到有效遏制。记者了解到,一方面,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对机动车大灯亮度只规定了下限,而没有上限;另一方面,“道路交通安全法”虽然规定了“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已登记的机动车结构、构造或特征”,但目前根据公安部机动车登记管理的有关规定,汽车前照灯并不属于上述规定的范畴。因此,要确认“非法改装”在法律上有难度。 -|UX}t*
-|UX}t*
破解:培训技能抓长效法律支撑需争取 -|UX}t*
-|UX}t*
记者了解到,针对“车灯执法”中的难点问题,市交警总队正兵分两路,寻求破解之道。 -|UX}t*
-|UX}t*
市交警总队表示,在前期集中整治的基础上,总队将通过调整勤务布局,进一步消除管理盲点。为了加强对“不按规定使用远光灯”违法行为的执法管理,交警将加强相关技能培训,提高民警准确辨别、查处的能力,提高查处效率。据悉,此项工作还将被纳入交警管事率的考核内容。 -|UX}t*
-|UX}t*
针对“改变汽车大灯、安装强光氙气灯”缺少执法依据的问题,市交警总队表示,将向上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本市技术监督部门反映,提请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大光灯”的技术标准,对亮度上限进行限制,为交警执法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