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3阅读
  • 3回复

在苏丹被忽略的日韩影响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白开水
 
发帖
142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8-06-30
谁都知道,中国在苏丹乃至非洲的影响力! E :*!an  
E :*!an  
特别是近两年,在世界政治、经济舆论的风头浪尖上,中非合作始终被热捧得风起云涌,2006年中非论坛更是达到了顶峰,那个时候50多个非洲国家首脑齐聚北京,共同商讨中非合作前景。 E :*!an  
E :*!an  
尽管中国政府提供了大量低息或者无息贷款,以及技术援助,但几乎所有的合作都是公平、公开而且大都基于于其他国家的公司实体竞争、竞标平台之上,况且不少领域以及国家,我们的企业也是刚刚进入,但中国在非洲的合作依然被冠以新殖民主义。似乎一夜之间中国变成了昔日的不列颠或者法兰西等列强,非洲各国更是心甘情愿地对中国“俯首承臣“。外国强势媒体倚仗其语言优势天天众口铄金,甚至把纯粹的非洲国家内部事务,比如苏丹国内的达尔富尔问题与贸易额有限的中苏正常贸易联系起来,更变本加厉地与北京奥运联系起来。与此格格不入的还有而也不少国人也是沾沾自喜,逢人便讲,中国企业如何垄断非洲某国某种领域,同时也有不少业主才刚刚踏入非洲,刚刚挣了些盘缠,便大吹其业绩,创造了多少多少的利润,期待得到上司的认可,以实现其虚报业绩但引来股市强劲,或者封官加爵的由头。就在今天看到一位来自山东的网络博主介绍苏丹时,主观臆断地说中石油创造了几百亿美元的利润,如果这个数据被西方媒体引用,恐怕又成为新一轮的炒做噱头。另外,这位老兄还一一列数在苏丹中国人参与的重大项目,什么水坝。什么铁路,什么油田、什么建筑,刚刚在苏丹参观游览了十几天他恨不能把道听途说的全部说出来,但从其播客上看出,在出发之前他根本还不知道苏丹在地球的那一侧,这样的播客居然还被放在某搜速引擎的首要位置,如果这些信息被不明事理的人采用,那岂不是贻笑大方了。 E :*!an  
E :*!an  
与国人这种昭然若知的、甚至急不可待的宣传与介绍自己,日韩企业在非洲的渗入却悄然进行,真可谓润物细无声!2006年秋冬的中非论坛热热闹闹,但更多的人并不清楚,2008年5月28日,日本在横滨举行为期三天的非洲开发会议(TICAD),52个国家代表参与其中。该会议始于1993年,每5年开一次,此次是第四届。 E :*!an  
E :*!an  
值得注意的是52个国家的代表参加本次会议,其中35名是国家首脑。如果把总理包括在内,就45个国家的顶级领导人参加此次会议。日本总理福田康夫将与这45名代表举行个别会谈,会谈时间估计达17个小时。据说,5年前举行第三届会议时,当时总理小泉与23个国家的首脑举行了个别会谈。会谈结束后小泉说:"这么累还是第一次。" E :*!an  
E :*!an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政府在本届会议上发表各种对非支援计划。比如,将对非洲的每年援助增加到现在的两倍(18亿美元),在今后5年内将日元借款规模扩大到40亿美元等。民间企业还计划,对非洲的投资规模增加到两倍。可见,说是会议,其实是送给丰厚的礼物。 E :*!an  
E :*!an  
与此相比,韩国则是处于"冷眼旁观"的地步。2006年,韩国总统卢武铉作为韩国首脑时隔21年首次访问了非洲,并发表了"旨在开发非洲的韩国倡议"。据该倡议内容,每年政府开发援助(ODA)增加1亿美元。此外,2006年11月"韩非论坛"正式出台,当时非洲5个国家的首脑和25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但多数为去中国时顺路来参加的。 E :*!an  
E :*!an  
E :*!an  
E :*!an  
在这种情形下,真实的非洲是什么样子呢? E :*!an  
E :*!an  
E :*!an  
E :*!an  
笔者在非洲工作生活了10年,特别在苏丹,充分感受了非洲的蓬勃发展,确是也有不少中国企业涌入苏丹,大街上也看到了不少国人的面孔,中国人开的馆子、店子不少,但细细品来,目前苏丹国内影响力较大的除去少数的中国大型企业外依然是日韩企业。 E :*!an  
E :*!an  
E :*!an  
E :*!an  
来到过苏丹的朋友,是否还有记忆,踏出机场的一刻,首先看到的是什么!? E :*!an  
E :*!an  
            E :*!an  
E :*!an  
对,丰田、本田、大宇、现代,清一色的日韩汽车,哪怕是欧美人出门用车也得日韩车系。机场出口一侧金剑丰田汽车4S店的丰田广告十分夺人耳目! E :*!an  
E :*!an  
来过苏丹并到过大街的朋友恐怕也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冒着黑烟、喘着粗气的来自日韩的二手中巴车,车身上“幼稚园、消防局”等日本片甲文清晰可见,这些车大都频临淘汰,但苏丹人依然趋之若骛,我所在的联合公司的苏丹秘书自己就买了一辆,并雇佣了一名司机在打理,秘书每月都有固定的抽头。 E :*!an  
E :*!an  
在进入苏丹喀土穆豪华街道的超市店铺,陈列的家电并不是来自中国的海尔、美的,依然是来自东瀛的东芝、索尼和韩国的三星、现代,这种品牌不仅包括电视、冰箱、空调机,甚至还涵盖了电风扇、豆浆机等小家电市场。那种中国货比比皆是的情形只会在贫民居住区的自由市场上大现其型,拖鞋、箱包、化妆品,但这些地方和产品早已经被苏丹中产阶级定性为劣质产品的集散地,有些头脸的、甚至包括我们周边的合资公司工作的苏丹同事都不愿到那种地方采购。他们当然也知道,自由市场的中国货并不代表中国产品就一定低下,他们甚至知道中国海尔也是名牌,但仅有的两个海尔专卖店或许由于缺乏灵活机制,我们所看到的买卖景象早已淹没的日韩的品牌海洋中了。 E :*!an  
E :*!an  
            E :*!an  
E :*!an  
回头再看看,那位博主说得中国馆子,店子,确是不少,但大都陈设简单,肮脏不堪,店主也是蓬头垢面,不少店员就与货品睡在一起。饭馆的对象也都是针对自己同胞的。著名购物大街里那些窗明几净、家具明亮讲究的礼品店、电器店、鱼肉店、百货店以及冰激凌店,没有一家是中国人开的,相反,印度人、中东人、埃及人的店主悠然地听着音乐、看着报纸,每日盘点着不薄的收入。对于这种反差,我们是看不到还是麻木不仁了? E :*!an  
E :*!an  
应该说,在苏丹除了中国国有或者大型企业参与的重大项目外,根本就再也找不出像样的中国零售商和餐饮企业,更多的那种夫妻店,所谓赚钱只不过比起家里少许好一些吧了,但这种店在苏丹根本没有竞争力! E :*!an  
E :*!an  
现在再说说我们这些大型合作项目,比较60、70年代中国无私的援助和苏丹人真诚的政治支持作为回报,现在的苏丹人并不是心甘情愿地拱手让我们做,无论水电项目还是石油项目,大都经历了与国际对手的竞争过程,而我们又常常以价格优势以及中国人拼命的精神赢得标地,这种优势常常还伴随着同是中国兄弟同行的互相压榨和竞标,这种游戏甚至被苏丹高层所掌握,为达到其目的,故意设置中国公司对弈中国公司的局面,为了不同公司的利益目的,中国公司也不得已卷入自己人的厮杀之中,从而导致苏丹不少领域成为了世界上最廉价的综合服务市场。但尽管这样,苏丹不少政府部门并不买帐,在他们眼里,根本就不存在友好支援和援助的说法,“我们之间就是买卖关系’的说法比比皆是,就连我们最早进入苏丹并真诚帮助苏丹建立上下游一体化以及完整的苏丹石油工业体系的我们,目前也面临着合资公司重要管理岗位苏丹化的问题,也就是说这些岗位必须让给苏丹人,从而实现他们最终控制合资公司的目的,这种苏丹化甚至超出了当初的合作意愿以及产品分成合同,到了苏丹政府主管部门为所欲为的地步,不少在苏丹为其做巨大贡献并辛勤工作中国石油人含泪离开了苏丹。 E :*!an  
E :*!an  
对比起来,日韩企业在苏丹投资建厂并悄悄地大赚其钱! E :*!an  
E :*!an  
同样为东亚国家甚至作为灿烂华夏儒家文化始祖的我们如何应对?是坚持舆论先行、汇报政绩业绩不厌其烦甚至配合于西方媒体于无形,还是踏下心来,潜心研究在非洲的投资技巧,应该成为我们企业界乃至个人发展重要的探讨内容,国家相关部门的积极引导、合理梳缓和有效的作为也成为必要。 E :*!an  
E :*!an  
但愿在苏丹少一些表面轰轰烈烈但实质损耗国家名声的现象,多一些日韩企业式的务实不张扬! E :*!an  
E :*!an  
赚世界的钱,不是喊出来的,而是默默地干出来的! E :*!an  
离线白开水
发帖
1421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8-06-30
在喀麦隆主要港口杜阿拉的郊区,一个求职的年轻人在路边举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比中国人还行!”这句话让所有人发笑,因为在这里,没有人比中国人更行!中国人改变了这个国家。它为喀麦隆修建了所有体育场,翻修了饮水系统,建起了医院和乡村诊所,还引进了一种防冶疟疾的有效已不贵的草药。 E :*!an  
E :*!an  
    在路上,我们乘坐的是自2007年以来连接杜阿拉与首都雅温得的28辆超现代化公共汽车中的一辆。这些非常舒服的交通工具是中国江苏省的一家公司生产的。最让杜阿拉人民惊讶的,是中国公司为他们翻修了两段环城高速公路,提前一个月完成!这条公路让市中心的交通堵塞状况得到改善。 E :*!an  
E :*!an  
    时代变了,方法也变了。凭借1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国在整个非洲大陆投资。数十万中国移民在非洲从事着数不请的职业:工程师、工人、餐馆老板、食品杂货店主、裁缝甚至是医生、中药比西药便宜,征服了许多非洲人。 E :*!an  
E :*!an  
    在尼日利亚,新来的人让中小型企业(生产饼干、凉鞋等)系统充满活力;在刚果(布),一些中国人控制了木材业;在塞拉利昂,他们的捕鱼船在海上进行梳蓖式作业;在全球第三大产铀国尼日尔,中国公司正逐渐改变法国阿海珐集团的垄断状况。 E :*!an  
E :*!an  
    从外交角度看,中国成为非洲第一大石油出口国——安哥拉最好的朋友。2002年,安哥拉结束了27年的内战,需要援助。但是欧洲和美国要求过度负债巳腐败的安哥拉政府增加透明度。那时中国出现了,没有提出任何问题,偿还了安哥拉的债务,通过中国的银行开通了100亿美元的贷款线路。 E :*!an  
E :*!an  
    受经济增长拉动,中国需要能源和原材料,非洲则富含铁、铜、镍、金等金属矿藏。非洲还可以满足中国30%的石油需求。要找到石油,就得修建或者更新基础设施,投资兴建道路,然后挽起袖子、敢于冒险。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以前的殖民大国从未能下定决心放手去做。 E :*!an  
E :*!an  
    中国没有殖民情结,也不带政治目的。这是它的王牌。王牌还包括低工资和简朴的品质。中国的工程师没有像白人那样住在大酒店,而是睡在工地上。 E :*!an  
E :*!an  
    20世纪90年代,西方放弃了非洲,将工厂迁移至中国。具有历史讽刺意昧的是,正是在那个时期中国人占领了非洲。首先是几个先锋者,然后是成千上万的劳动者。为了进入非洲,中国从国际货千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要求非洲国家进行的私有化中大大获益。 E :*!an  
E :*!an  
    从2000年到2007年,中国与非洲的贸易额从100亿美元增至将近700亿美元,到2010年将达到1000亿美元。据估计,现在非洲有将近75万中国人,相当于其他移民的总和。 E :*!an  
E :*!an  
    中国成为非洲大部分国家享有特权的贸易伙伴。在苏丹,华人社团人数众多,以至于他们的存在促生了一个广阔的中国蔬菜市场——这些蔬菜是大批中国农民在当地种植的。 E :*!an  
E :*!an  
    迄今为止,北京的政治不干预政策以及白人的相对撤退有助于中国在非洲的快速发展。但是,西方也回来了、印度、巴西。韩国等其地新兴国家也踏足进来;非洲大陆第一次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在津巴布韦,铜矿工人对亚洲开采者极度不满,因为后者忽视他们的安全问题。2007年在埃塞俄比亚的欧加登,9名勘探石油的中国人被杀。在尼日尔,中国的铀矿公司成为图阿雷格叛乱分子的目标。在尼日利亚,针对中国人的绑架事件也经常发生。
离线随意

发帖
2659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8-06-30
要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 E :*!an  
E :*!an  
学习了
呼号:BG4EXQ
快乐是生命主题
工作一定要踏实
玩就一定要痛快
离线wangyongjun
发帖
2580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8-06-30
不知道这篇文章中国人写的呢还是外国人写的?立场不同观点不同
qq:20738459(注买桃),上下班2头跑大团--石化,今年7月20号后帮丈母娘家卖桃子,欢迎新老客户预定
╭╩═╮╔════╗╔════╗╔════╗╔════╗╔════╗
╭╯GO ╠╣支持楼主╠╣再接再厉╠╣车过留声╠╣人过留帖╠╣拿分 GO ╠╣
╰⊙═⊙╯╚◎══◎╝╚◎══◎╝╚◎══◎╝╚◎══◎╝╚◎══◎╝═…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