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23阅读
  • 10回复

寒冬夜幕下的石化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青菜哥哥
 
发帖
177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4
— 本帖被 金龙鱼 执行加亮操作(2011-12-25) —
败了个战斗版nikon FE2和35-70mm镜头,拍石化小区夜景 d$n<^ ~Z  
2条评分
d700 金钱 +1000 有点怀古味,色调好。 2011-12-25
金龙鱼 金钱 +1000 胶片味赞。。。 2011-12-25
离线青菜哥哥
发帖
1774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1-12-24
............ d$n<^ ~Z  
离线BG4CNA

发帖
5903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1-12-24
从楼主的片子里,总是能看到一个老石化人的情怀! d$n<^ ~Z  
d$n<^ ~Z  
离线振惠
发帖
191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1-12-24
从照片中确实体会到了"寒冬"的意味
离线机务员

发帖
5739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1-12-24
战斗版nikon FE2和35-70mm镜头,这个是啥头呀?
呼号:BG4CHG
QQ;19883659
手台:TH-F7A、 GP300、LT-6100PLUS
车台:YAESU FT-8900R
短波台:FT-757GX
http://bg4chg.photoblog.cn
邮箱:bg4chg@126.com
发帖
46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1-12-24
离线青菜哥哥
发帖
1774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1-12-25
引用第4楼机务员于2011-12-24 20:04发表的  : d$n<^ ~Z  
战斗版nikon FE2和35-70mm镜头,这个是啥头呀? d$n<^ ~Z  
d$n<^ ~Z  
d$n<^ ~Z  
d$n<^ ~Z  
以前FM2的套头吧,价廉物美,战斗版成色只要一百多元就能买到,虽是狗头,做工却一点也不差,镜筒是金属的,镀膜是幽蓝色的。 d$n<^ ~Z  
说说FE2,感觉是nikon手动相机中最实用的一个,比起被神话了的FM2,不但功能强,价格也便宜很多,战斗版FE2只有六百多元就能拿下,所谓战斗版就是指使用痕迹大、边角漏铜明显但功能都正常。 d$n<^ ~Z  
FE2相比FM2,我觉得优点有:有A档,这个功能很实用、取景器中曝光显示是追针式,非常直观,比FM2两个灯闪要好多了、全金属机身,不像后期FM2脑门都是塑料的。不如FM2的只是FM2是全机械的,但测光是要用电池的。我觉得用不用电池问题不大,FE2使用2节LR44纽扣电池,可以拍摄十几卷。 d$n<^ ~Z  
d$n<^ ~Z  
其实,现在玩手动相机,还是找顶级机比较好,这些顶级机以前都上万,现在只要一、二千就能拿下。以前的顶级机都是用心做出来的,拿在手上沉沉的很压手很精致,像艺术品,比如nikon F3和canon new F-1。这些相机的取景器、对焦屏、后盖、目镜都是可拆卸和更换的,平时可以像枪支一样拆卸着玩,更换不同取景器和对焦屏,体验不同的取景效果。
离线青菜哥哥
发帖
1774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1-12-25
再说说用胶片拍照。 d$n<^ ~Z  
d$n<^ ~Z  
       纵观摄影技术的发展史,从画质(相对胶片中画幅和大画幅)和可玩性上来讲是一个倒退的历史。从最早期的湿板摄影,以在巨大的玻璃上涂抹火棉胶来进行显影,演变到后来的大画幅胶片相机,如4x5已经可以方便携带到室外,切换底片。再到后来成为主流的中画幅胶片相机,不仅更加小巧,还可使用120胶卷,拍摄更多画幅。再到135相机的出现,机身已经可以装入口袋,让纪实抓拍成为可能,胶卷更加mini,可拍摄36张,也更方便保存。而当35mm胶片在上个世纪末渐渐退出历史主流舞台的时候,135胶片相机被更加直观、便捷、廉价的135数码相机所替代,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全画幅数码单反,以及更多低端产品,诸如现在几乎人手一个的数码DC,甚至现在风靡的智能手机。摄影技术发展到现在,其画幅越变越小(从大画幅到现在比35mm感光芯片还要小),画质越来越差(理论上画幅决定成像质量),可玩性越变越低(越来越傻瓜),总之一切都伴随快餐时代而快餐化,怎能不说这是一个倒退的历史? d$n<^ ~Z  
d$n<^ ~Z  
       随着电脑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数码相机的普及,大家可以通过电脑和网络分享作品,摄影不再是有钱人的特权,而轻易成为了一项大众艺术。在数码相机成长的这段时间,胶片相机相对进入了一个低谷。相比数码相机,胶片因其技术繁杂、成本偏高,交流性差等特性,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转而选择更新更廉价的数码技术。虽然数码相机以飞快的速度发展,每年都会给人以惊喜。就像现在我们每年都会看到各个品牌的新型号更新发布,更大的分辨率,更强的记录功能等等等等,不断的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但数码相机也有缺点,数码相机发展到今天已经遇到瓶颈,分辨率的无穷追求已经没有意义,带来的只会是更高昂的成本,数码本身的特质决定其成像无更多色彩变化,全靠机身固件和电脑后期处理,可玩性低,拍摄枯燥无味,删选照片让人烦躁麻木,每天的导入导出让人反胃,每天拍好照片回到电脑前往往面对的是数以百张要处理的图片,这时你会觉得很枯燥。 d$n<^ ~Z  
d$n<^ ~Z  
      于是,人们记起了胶片相机。当年生产的胶片相机不仅外观精美,做工扎实,而且可玩性都非常高,保存至今大部分都可以正常使用,甚至有的完美如新,拿在手里机械感十足。机械快门的清脆声,过卷上弦的发条声,光圈调节的齿轮声,此时都是如此的悦耳动听,相比千篇一律功能和造型的数码相机,胶片相机简直就是一个精美的工艺品!一个花样繁多的金属玩具,让人爱不释手!还好,柯达、富士等厂商还没有放弃胶片的生产,于是通过网络、胶卷店,购买回各种胶卷,像装子弹一样装卷入膛,开动发条,按动快门,一种久违又新鲜的愉悦感遍布全身,此一发不可收拾!原来这他妈才是摄影啊!这他妈才是相机啊!用胶片拍下的东西不是马上可看到,在胶卷冲洗出来前会给你一种充满新鲜感的期待。而且冲洗胶卷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网上黑白、负片、反转片的药水都能买得到,自己只要一个显影罐、暗袋、剪刀和几个可乐瓶就能进行胶卷冲洗。胶卷扫描,千元左右的epson V700能满足135、120以及大画幅所有扫描,质量还很不错。 d$n<^ ~Z  
d$n<^ ~Z  
       另外,胶片相机的魅力不仅在其可玩性和优秀的画质,更在于使用胶片相机的过程,不同于数码相机,胶片相机使用的实体感光材质要花钱买来的胶卷,每一张都是成本消耗,所以在拍摄的时候不会轻易按下快门,随意只会造成浪费,所以这让拍摄者有了更多的思考时间,用更严谨的态度去对待摄影,去对待自己要拍摄的内容,而使用数码相机我们只需要咔嚓嚓嚓嚓一顿拍,然后再噼里啪啦一顿删,挑一张最满意的就可以了,毫无乐趣可言。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要找老头玩的原因,因为相机玩的是一个过程。 d$n<^ ~Z  
d$n<^ ~Z  
       最后说一说胶片相机与数码相机成像差别,我的感觉是数码照片画面太精细了,相反胶卷有种朴素的美,这种朴素美具有很强烈的空气感和立体感。胶片是银盐感光,当快门按下叶片打开的瞬间,进行的是光学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过程可以记录无数信息,而且色彩无级过度,更加有数码不曾有的“空气感”,我个人理解为厚重感和层次感,只要扫描仪够给力,胶片什么都可以给你。数码做不到,其感光芯片毕竟是人工制造,规律性排列,即使色阶再多层,它还是无法接近无数,在越好的显示器上展示就越是苍白,而且数码无色彩变化,追求还原,给后期留出足够的自由调整的空间,一切创作都要后期处理。 d$n<^ ~Z  
离线d700
发帖
1305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1-12-25
有点怀古味,色调好。
Nikon D50  
Nikon D700
Nikon AF-S Nikkor 14-24mm f/2.8G
Nikkor AF-S Nikkor 24-70mm f/2.8G
Sigma 70-200mm f/2.8 EX DG APO Macro HSM
Carl Zeiss Planar T* 100mm f/2 ZF
LEITZ SUMMICRON-R 35mm f/2
Nikon AF Fisheye 16mm f/2.8D
离线金刚
发帖
65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1-12-26
有双找照片的眼睛
没有拍不到只有想不到
离线培根摄影
发帖
2169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1-12-26
怀旧好!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