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在异乡行走的感觉,贴贴从前的游记,让身处浮躁繁琐的自己重温那一刻的美丽和心动的感觉,让生活少一点枯燥。 EFf<|v
EFf<|v
EFf<|v
早春二月,新芽尚未吐绿,风中更无飞絮,不过,因为与古古和倦倦的苏博之约,我又于周末踏上了姑苏之行。 EFf<|v
EFf<|v
这次乘坐的是动车,洁白的车身,充满现代感的子弹头,没有了从前我对火车遥远恍惚的情结,有的是快速便捷,列车启程,只35分钟便把我们带到了苏州,这点时间,都不够我上班用的。 EFf<|v
EFf<|v
出车站,与古古顺利会合,安顿好住宿便出来闲逛。本想照顾小猪情绪,带他去东园(动物园)玩玩,以便我们第二天的重头戏能顺利进行,但看天色不早便作罢了,就近到玄妙观走走。闹市中的道观,香火依旧很盛,不过闲坐休息晒太阳的好像更多,走马观花看了下主殿,森严的大殿里堪称宋代雕塑上佳之作的三清塑像高大庄严,不过,我感兴趣的是塑像前摆放的道家乐器,可惜来的时间不对,看不到道家音乐表演。出大殿,入偏殿,带着孩子,文昌殿要走一走的,让小猪在文昌星君神像前拜一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孩子没一刻老实,在殿里东摸西爬。看到有个黑乎乎的塑像立在一边,我和古古猜测他一手提笔、一手捧盒,脚踏鳌鱼头,该是文曲星一类,可这幅尊容。。。。好似森罗殿里的小鬼。我们正猜着,小猪已经围着他团团转了,并好奇地摸了他的屁股向我报告他没穿裤子。这时殿里有个老者和蔼地告诉我们,让小孩子去摸摸那魁星手里的笔,经此指点,茅塞顿开,这得赶紧,小猪个矮够不到就抱他起来,怎么也要沾沾着灵气的。 EFf<|v
EFf<|v
出了文昌殿,看到门口有块石碑,碑上的内容很有意思,又费一通思量,结果转到后面一看,原来答案在反面呢,正反两面一拍,想着回来考倒众位朋友,我得意地笑,我得意地笑,哈哈 EFf<|v
EFf<|v
东园没时间去了,我们就去花鸟市场逛逛。小街巷里店铺一家紧挨一家,花鸟鱼虫猫狗兔子品种繁多,小猪最喜欢看的还是狗,一家犬声大作的铺子吸引他留连许久,原来狗狗到了开饭时间,没轮到的急不可耐地吠叫着,甚至在笼里原地团团转个不停,吸引了不少人驻足。小猪极有耐心地从头看到尾,剩最后一个笼里的狗狗时居然没饭了,看店主的意思好像没有也就作罢了,于是拉小猪走,他还念叨着狗狗不会饿死啊。 EFf<|v
EFf<|v
狗狗应该不会饿死的,饿死了还怎么卖啊,倒是该考虑我们的晚饭问题了,古古推荐了一家哑巴生煎,店面不大,生意却极好,队伍排得长长的,座位坐得满满的,还有不少人站着等位。外向的小猪从等位开始便和对面的美眉聊上了天,从不卫生的小黑手到好胃口再到身高,居然和人家打赌还问人家要电话,到最后,美眉的生煎只吃了2个,其余都送给他吃了。后来第二天在饭店午饭时,我还没把陈列的菜式看完,小猪已经和服务生打闹上了,吃着饭呢,服务员就“小猪小猪”地招呼他了,一顿饭吃完,差点被服务员留下不让走。这交际能力啊,分我一点就好了,我可是见着陌生人都不会说话的。 EFf<|v
EFf<|v
哑巴生煎的确好吃,尤其那层脆底让人爱不释口,据说店主是个哑巴,身虽残,却能做出那么美味的大众小吃,甚至让不少人远道而来,真值得敬佩一下,其实有时候,我们不用把崇拜的目光投到名人身上,榜样往往就在身边。 EFf<|v
EFf<|v
吃得饱饱的,继续出来遛。天色渐暗,观前街上的人潮也渐稀,不过还是相当热闹,一家商厦里还有猜灯谜活动,借着老师掀起的猜谜热情跑去观看,可惜容易的题目都被猜完了,剩下大多比较难,而且不少是猜商厦里品牌名称的,我这个被时尚抛弃了不知道几条马路的人就免了吧,还是对面的甜蜜蜜比较吸引人,也不管是否离夜宵时间尚早了。 EFf<|v
EFf<|v
一夜无话。 EFf<|v
EFf<|v
第二天上午与古古、倦倦碰头,参观苏州博物馆。位于东北街的新馆是贝聿铭大师设计的,馆址是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的王府遗址,紧邻拙政园,延续了古建筑之风的现代化馆舍结合着创新山水园林,相当值得品味。黑白的几何线条重新诠释了苏州传统坡顶的飞檐翘角,玻璃顶棚使阳光自然洒入,顶棚下,钢结构和木架将过去与未来融为一体,充满了怀旧感的同时又被提醒着身处现代,仿佛在时空隧道中穿行。耳旁有水声潺潺,拉回思绪,顺简洁的楼梯下行,一泓池水中游鱼翩翩莲叶点点,挑空的大厅里,沿高墙设了引水道,好似泉水曲折而下,在阳光里晶莹剔透。 EFf<|v
EFf<|v
主庭院则是融合了古典园林元素的创意山水园,同样的曲桥、假山、凉亭、竹林,却不同于传统的苏州园林,但又处处体现其神韵。北墙下的片石假山,一反传统的太湖石假山,以粉壁为背景,宛若一幅剪影,展馆倒映在水中,充满姑苏水乡宁静、幽远的感觉。墙角修篁丛丛,院里紫藤缠绕,有老人在阳光下安详闲逸地喝茶下棋,让我们艳羡不已。 EFf<|v
EFf<|v
写到这里,我想起“买椟还珠”这个词,呵呵,博物馆博物馆,馆藏那么多丰富的文物珍宝,我们只是走马观花,却花大把时间看展馆建筑,其实“买椟还珠”也并不贴切,因为展馆本身就是苏州城里的一颗明珠,而于建筑,我们根本算是外行,但也能看得津津有味,可见大师的功力了。 EFf<|v
EFf<|v
从新馆穿门而过便是忠王府,与大多数的王府老宅差不多,雕梁画栋,宫灯回廊,比较特别一些的,是院中有一棵文征明手植的紫藤,和唐伯虎题写的卧虬堂,与此古色古香相对应的,是一间礼拜堂,肃穆的十字架背衬着教堂里惯见的彩色玻璃,一排排套着明黄绸套的椅子,记载了李秀成当年对西方思想的学习,议事厅上的枝形吊灯也从细节处透露点点西化,但就像我跷脚从一扇紧锁的雕花繁复的门窗中望见的,华贵的红木家具精美的宫灯堆作一处,灰尘已把曾经的光彩层层掩盖,不管当初怎样的风云或风流人物,现在都已成烟。 EFf<|v
EFf<|v
时间还是太少了,不容做太多停留,下午我们还计划走马平江路的。平江路是一条沿河的青石板路,沿路隐藏着众多小巷,河上不时有座石板小桥,平的、拱的,甚至还有小小的廊桥。在冬日暖暖的阳光下徐徐行来,耳边弹词婉转,身旁水波不兴,仿佛连时间也停止了流动,说不出的悠闲惬意。如果是阳春三月柳岸成荫,或者细雨霏霏薄雾蒙蒙之时,那感觉该更美丽,撑一把伞踩着洇湿的青石板从小巷中走来,能把自己也化作一道风景。 EFf<|v
EFf<|v
河边有一家甜品小店,极小的门面,最多只能容七八个人,木桌木椅木窗框,木格帘子木灯罩,水波折射着摇曳在临窗墙上。我们去时,店堂里幽幽的,没有其他客人,靠窗坐下,窗台上置着一盆小小的植物,绿意盎然生机勃勃,阳光从木窗格里洒进来,洒在桌边一盆郁郁葱葱含苞待放的水仙上,洒在两个江南女子恬静的脸上,光影生动。 EFf<|v
EFf<|v
隔河望去,对岸某家似有人逝去,一只祭奠的花圈静静地依墙立着,二千年的流逝中,生死便是这般寻常安静的事,白发姑苏也始终红颜不改。 EFf<|v
EFf<|v
踱到门口,细打量左近几家铺子,高挑的店幌下古旧的门板里,有卖印巴风情服饰和印度香的,还有首饰设计店,绣花鞋则在橱窗里静静地诱惑着你的目光,妆面精致的女老板开着电脑放着音乐,并不兜揽生意,却任我们逗引她那只涂着蓝色指甲油带着小发夹的小狗宾宾。推开头里一家咖啡馆的门,一个客人正和店主研究一个精巧的水烟筒,登梯上楼,除了常见的沙发椅,居然还有三个榻位,躺在那里,消磨一个懒散的午后,天啊,那感觉会是多么的腐败,幸福得简直有些可耻。 EFf<|v
EFf<|v
回到甜品店,小坐片刻,享受甜品和小食若干,有其他客人陆续进来,我们便离店继续信马由缰。见河边有人在拍艺术照,浓烈的戏剧舞台妆面,亮蓝的露肩长裙,衬着斑驳的粉壁、石栏,那拍出的效果想必会十分出跳吧。他们要留下美丽,我们在寻找美丽,一转弯,弯进大新桥巷,河巷并行,窄窄长长,一色粉墙黛顶的老屋,有人坐在门口的小椅上听收音机,三五妇女闲坐聊天,门前晒着儿时常见的那种黑面蚌壳棉鞋,在阳光下显得分外厚实温暖,河边竹竿上吊着的几挂肉,还残留着一丝过年的味道。 EFf<|v
EFf<|v
大新桥巷21号,小雅国际青年旅社,曾是清末大家族的老宅,推门而入,顿时就喜欢上了。穿过雕梁回廊,庭院里假山叠垒,霞石玲珑,小猪高兴得钻上爬下,我却爱看那半壁阳光下的两把藤椅,浮生半日呆坐,品一杯清茗,听背后墙上述说着家族沧桑的悠悠往事,该可一洗满身浮躁,下次有机会定要住住。 EFf<|v
EFf<|v
小巷到底便是三面环河的藕园。此园名藕,因整个布局住宅居中,东西花园分列左右,此外尚寓夫妇偕隐终老之意,到现今社会,这仍是个美好的愿景,佳偶们很该携手来坐坐。小转片刻,在东花园回廊石栏上坐着晒一会儿太阳,看看“吴中之冠”美誉的黄石假山,享受完最后片刻悠闲,此行便告结束了。 EFf<|v
EFf<|v
穿过蛛网般的小巷,在车水马龙的路口和古古、倦倦告别,在火车站和苏州告别,我不要一日看尽长安花,下一次我还会来,寻找更多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