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12阅读
  • 0回复

[原创]婚纱照的浪漫史(一)解放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汀蓝
 
发帖
1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7-04-24
        [  照相技术的发明使“瞬间变永恒”的幻想早已成为现实,照片也迅速成为档案的一种特殊载体,记载了历史、人文的辉煌史册。 \h'7[vkr  
\h'7[vkr  
      老上海的摄影技师们学得一手精湛的西洋暗房与拍摄技术,新中国建立后在为战斗英雄、劳动模范、著名艺术家和人民群众的服务中,创出“高、低调黑白人像摄影”品牌,至今为40岁以上的那代老上海人所怀念。如今,史上影响了几代人的诸多老牌子摄影馆已荡然湮没在清一色的“婚纱”之中,至今还会有感怀者常到老城厢小马路上待拆的老相馆帮忙,借以怀念那往日的真情。 \h'7[vkr  
\h'7[vkr  
      早期,相馆业务主要是接拍人像、全家乐、团体像为主。工种上分照相、整修、手工上彩、暗房技术等。把拍摄后的软片取出,浸在显影液中。再等显影后把软片浸入定影液里,洗匀后才亮灯操作。摄影师一捏手中的橡皮球,按动了相机快门。来个黑白照,留个纪念或是做艺术欣赏,展示得是精湛的暗房技术。现在定影用的海波和拍摄用的胶片已经很难买到了,数码相机挤得它们没了市场,以后老相机是越来越没有市场了. \h'7[vkr  
    \h'7[vkr  
          二十世纪50年代,很多摄影师最早用的是日本人的照相机,拍照时还冒烟。 照的是黑白相片,用笔描出色彩。当时用的是玻璃底片,有人物的,也有景色的。曝光时最少也要30秒钟,所以许多底片上,有涂底红,就是因为曝光不够。用光基本采用大平光技术,平柔的光线较适合表现明快,美好。理想、和谐的艺术气氛.但相对立体用光,画面立体感差一些,被摄者容易显胖.运用光线对被摄者塑造的可能性弱一些。 \h'7[vkr  
\h'7[vkr  
      好的黑白照片比彩色照片虽少了一分生动感,但看起来更加简单、明了,有一种艺术感在里头。大家一起看看当时的结婚照片—— \h'7[vkr  
 
[ 此贴被汀蓝在2007-04-26 08:49重新编辑 ]
心有翼,境无界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