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翻看新民晚报,一前一后看见两则新闻,都是关于官的,不同的是一个是美国官员,一群是中国公仆,美国官应该级别高多了,呵呵。有点无奈。转贴如下: vB :_|B
魏文彪:新奥尔良市长为何不为人识 vB :_|B
8日,美国新奥尔良市市长办公室称,该市市长纳金因所乘航班出现疑似H1N1流感患者,在上海被隔离。目前,纳金健康状况良好。美国驻华使馆新闻发言人史雯珊女士对此事予以证实。(本报10日报道) vB :_|B
新奥尔良市市长办公室声明中称,纳金市长于美国东部时间6月5日抵达上海,开始以经济议题为主的访问。而上海市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小组新闻组陈先生向记者表示,最近有一班从美国飞到上海的飞机中,一名法国籍乘客被确诊,他前后三排共39人被实施医学观察,但是截至8日晚,隔离观察者中并没有人称是“美国新奥尔良市市长”。而且陈先生告诉记者,被隔离的39人确有美国人,但这39人都是经济舱的乘客。可见,陈先生不知航班上坐着新奥尔良市市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该市长没有“自报家门”说自己是市长,另外,该市长乘坐的经济舱。 vB :_|B
vB :_|B
其实,联系到美国的吏治状况,新奥尔良市市长在航班上不“自报家门”很正常,因为在美国,官员受到民众的广泛监督,出现特权行为很容易受到抨击。另外,美国官员花钱受到很大限制,不敢、不能随意浪费纳税人的钱,出现市长出国访问坐经济舱的现象实属正常。 vB :_|B
相比之下,我们的一些官员为人处世却很“高调”,在任何场合都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是位官员。至于用钱方面,一些官员更是缺乏起码的珍惜纳税人税款的意识,花钱大手大脚、奢侈浪费现象严重。近段时期以来,媒体曝光的官员公款出国旅游并耗费巨资事件,就接连出现了多起。在这样一种“国情”背景之下,有关方面工作人员自然想像不到美国的一位市长在航班上会不“自报家门”,而且乘坐的是经济舱,乃至因此而对美国一位市长级的“大人物”在航班上毫不知情。 vB :_|B
新奥尔良市市长如此低调、节约表现显然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我们应从这一现象看到美国对官员的监督与限权之严密与严厉,并吸取世界各国在监督官员行为、限制官员包括用钱在内权力方面的有益经验,让其成为我国强化对于官员的监督与权力限制制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在更大程度上促进我们的吏治管理、廉政建设与民主法制建设。 vB :_|B
vB :_|B
广州海事法院回应"公费出国游":人均8万未超预算 vB :_|B
6月10日,广州海事法院就网络热议的“广州海事法院公费出国旅游”一事向媒体作出回应:网上流传的6人12天考察南非、埃及、土耳其三国,人均花费8万元属实,但“费用未超预算”,是考察“顺途”“就近”参观当地风光名胜。 vB :_|B
近日,互联网上一组题为《某单位领导出国考察总结报告是如何炮制的》的帖子,以文件截图及单位网上工作平台的对话为证,曝光2009年初广州海事法院有关人员花费48万余元公款出国考察一事。网络帖子内容包含出国考察的请示、单位网上工作平台对话及总结报告的截图,指出2009年初广州海事法院以考察外国处理海洋油污案件的先进经验为由,由院长带队一行6人前往南非、土耳其、埃及考察,并在阿联酋停留,共花费48万多元。发帖者称,最终提交的“考察报告”是抄袭网上资料东拼西凑、毫无价值的虚假报告,是一起利用公款出国旅游的典型事例。 vB :_|B
广州海事法院回应称:互联网有关内容是“有人在我院的OA系统窃取内部文件发布到互联网上的”。院方说,该次活动是一次“业务学习考察”,“经过严格审批”,并且“符合国家和广东省有关公务人员出访规范要求”。考察期间海事法院一行访问了约翰内斯堡市法院、拜会了开普敦地方法院、访问了开罗律师协会、伊斯坦布尔地方法院,考察了开普敦港口,“就近参观了一些风光名胜”,“按航程”在迪拜转机,“顺途安排参观了当地的填海工程和沙漠风光”。 vB :_|B
关于网络上流传的“共计花费487105元”,广州海事法院回应称:考察总费用“基本如网上披露的金额”, “就是48万”,此开支“严格按照我院2008年度出访专项经费预算执行”,“没有超过预算”。 vB :_|B
据了解,开普敦、约翰内斯堡、开罗、伊斯坦布尔、迪拜,这是广州市各大旅行社“南非、埃及、土耳其”游的经典路线,行程一般是10天左右,市场报价2万元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