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35阅读
  • 1回复

[转贴]《对歌 》好听的歌好看的故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空空
 
发帖
19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6
下载地址:http://foyin.xslh.com/qx/fch/shl/duige.wma uw>Ba %5  
不知道大家喜欢不?介绍给大家听听... uw>Ba %5  
uw>Ba %5  
仓央嘉措有一个称号:六世达赖喇嘛。也许听到这里,大家都会肃然起敬。但如果仅仅如此,也许我并不会动心。先来看看关于他的一段官方历史: uw>Ba %5  
    ?????? uw>Ba %5  
    ??????生于康熙二十二年,十四岁时剃度入布达拉宫为黄教领袖,十年后为西藏政教斗争殃及,被清廷废黜,解送北上,道经青海今纳木措湖时中夜循去,不知所终。? uw>Ba %5  
    ??????? uw>Ba %5  
    ??????守门的狗儿呀 uw>Ba %5  
    ??????你比人还机灵 uw>Ba %5  
    ??????别说我黄昏出去 uw>Ba %5  
    ??????别说我清晨才归 uw>Ba %5  
    ?????? uw>Ba %5  
    ??????这是仓央嘉措在和玛吉阿米约会时候写的文章。玛吉阿米是活佛在一次酒馆中偶遇的女子,如月亮一般美丽。这所小酒馆现在还在拉萨的帕廓街,是一座黄色的楼房,房主人以此为荣耀,黄房子三百年金色不改。现在那里已被改造成一处咖啡馆,招牌上用藏、汉、英文赫然书写着店名——“未嫁娘”。 uw>Ba %5  
    ?????? uw>Ba %5  
    ??????门达旺是门隅地区的首府。在门巴人的传说中,太阳名叫“达登旺波”,意谓七匹马拉的车,达旺就是达登旺波的简称。七匹马的太阳车辚辚过处,还生长着门巴人起源的爱情故事,说的是明镜般的湖水中走出一位美男子,怎样以月亮为弓,以流星为箭,将定情的靴带射向美丽的姑娘;这里还生长着卓瓦桑姆的美丽传说,说的是天女化身的贫家姑娘卓瓦桑姆怎样与嘎拉王一见倾心,后来又怎样遭致反面人物王后的迫害,最终善战胜了恶,美战胜了丑。仓央嘉措就是在这样的故事环境中长大的。他的父亲是藏族,母亲则是门巴族人。在这藏族和门巴族聚居地,两个民族的文化相异而又交融。这是仓央嘉措的幸运,也是仓央嘉措的不幸。因为生在红教区,他向往着爱情。而黄教则是唯一一个限制结婚和情欲的藏传佛教。 uw>Ba %5  
    ?????? uw>Ba %5  
    ??????与其他转世灵童不同,由于历史的阴差阳错,仓央嘉措并非自小被迎请入宫,因此他是在天籁中长大的。当年五世喇嘛圆寂。第悉·桑结嘉措作为摄政王正当其政,那个人上对朝廷下对人民隐瞒了真相,长达15年之久秘不发丧,只在私下里秘密查访转世灵童。这一事件改变了仓央嘉措人生的轨迹,揭开了他悲剧命运的序幕。如果仓央嘉措一辈子只生活在东山顶上,也许他会幸福;如果他一生下来就成为活佛,也许同样的他会幸福;可是没有。两样对他来说都是惘然。虽然藏史声称两三岁时就将他隐秘地转移并教授佛法,但民间的说法则让他一直在家乡成长到15岁。我宁肯相信后者,不然何以解释那个自由的性灵和人间情怀缘何而来。 uw>Ba %5  
    ?????? uw>Ba %5  
    ??????其时西藏上层统治阶级内部关系错综复杂,明争暗斗:位高权重的摄政第悉·桑结嘉措与朝廷册封的蒙族汗王的藏蒙之间,以及蒙族人内部矛盾冲突日益白热化,局势动荡不安,正值一次政治大地震前夕。无心于政治也无心于佛身的仓央嘉措被迫参与其中,满心的厌倦与失望。他看不到未来,一切都无从逆料。心灰意冷,彷徨无倚。任凭第悉好言规劝或严厉申饬,年轻的活佛只是不思学经。 uw>Ba %5  
    ?????? uw>Ba %5  
    ??????用墨写下的字迹 uw>Ba %5  
    ??????一经雨水就洇湿了 uw>Ba %5  
    ??????没能写出的心迹 uw>Ba %5  
    ??????想擦也擦它不掉 uw>Ba %5  
    ?????? uw>Ba %5  
    ??????仓央嘉措的眼睛和心不属于布达拉宫。深夜的雪地上开始踏出一行脚印,从布达拉宫一直伸向帕廓街;一个名叫宕桑旺波的高贵儒雅青年出现在街头的酒肆中。虚幻的物质世界多么诱人,假如真有来世,我愿生生世世为人,只做芸芸众生中的一个,哪怕一生贫困清苦,浪迹天涯,只要能爱恨歌哭,只要能心遂所愿。 uw>Ba %5  
    ?????? uw>Ba %5  
    ????想她想的放不下 uw>Ba %5  
    ????如果这样去修法 uw>Ba %5  
    ????在今生此世 uw>Ba %5  
    ????就会成佛了吧 uw>Ba %5  
    ???? uw>Ba %5  
    ????戒律森严的环境和多情的内心世界、角色和天性的冲突,终于在20岁那年不可遏止地爆发了。曾为少年仓央嘉措落发授戒的五世班禅大师,五年后又该再次为之授比丘戒了。仓央嘉措依约去往日喀则扎什伦布寺,满脸的乌云密布。我们无从得知一路上他想了些什么,我们所看到的只是他的决心已定。经由五世班禅自传我们得知了结果:班禅大师祈求劝导良久,仓央嘉措沉默以对良久,然后毅然站起身来,夺门而去。他双膝下跪在日光大殿外,给大师磕了三个头,反反复复只说一句话:“违背上师之命,实在感愧”,念念叨叨黯然而去。在后来的许多天里,不仅没有转机,甚至变本加厉:不仅拒受比丘戒,反而要求大师收回此前所受的出家戒和沙弥戒。说这番话的时候,仓央嘉措痛彻肺腑:“若是不能交回以前所受出家戒及沙弥戒,我将面向扎什伦布寺而自杀。二者当中,请择其一!” uw>Ba %5  
    ?????? uw>Ba %5  
    ??????这就是仓央嘉措,惟一不再的仓央嘉措,无可奈何的仓央嘉措。他从来就身不由己,他的命运全由别人来安排。他甚至不如一个农奴还有逃亡的自由,甚至不如一个小僧也有还俗的自由。他是藏传佛教第一人,他拥有的是最多的不自由。说那番话的时候,他的心在流血吧。 uw>Ba %5  
    ?????? uw>Ba %5  
    ??????从那以后,我们看到的仓央嘉措,就是一个放浪的活佛。他没有办法选择,但是他决定背叛,即使这种背叛极为危险,并且,终于成为了悲剧。回到那首诗的结局。狗遵从了活佛的意愿,然而天没有。在破晓时分,人们读着男人在雪野里清晰地印下的夜奔的足迹,那足迹急促而有力,人们疑惑,沉思, 继而惊愕。这些蜿蜒连接着布达拉宫和小巷深处的脚印, 在坦然以爱情的名义歌唱的同时,也写下了对宗教的背叛。 uw>Ba %5  
    ?????? uw>Ba %5  
    ??????神圣庄严的宗教律例不可能容忍出轨的离经叛道。仓央嘉措就这样因“耽于酒色, 不守清规”而被康熙帝予以废立。年仅24岁。 uw>Ba %5  
    ?????? uw>Ba %5  
    ??????没有人知道他是怎样在监视的目光下仓惶走在逃亡的路上, 也没有人知道他的卒年及准确的圆寂之地。此去无痕,有人说是在烟波浩渺的青海湖畔被水肿夺去了年轻的生命,有人说是被清朝皇帝软禁于山西五台山并圆寂于当地,有人说是在藏南一山洞坐化,又说是决意遁去,周游印度、尼泊尔等地。有一个非常戏剧性的细节,当人们迎接六世达赖的灵童的时候,大家发现灵童居然就在玛吉阿米的故乡…… uw>Ba %5  
    ?????? uw>Ba %5  
    ??????庄严肃穆的布达拉宫,这历代喇嘛的驻锡地。 它以尊荣显赫的姿态永远地拒绝了仓央嘉措。在西藏的历史上, 曾经一共产生过十四辈达赖喇嘛, 除却第一代达赖的灵塔在扎什伦布寺外,其它历代达赖喇嘛总有灵塔、塑像、 绘画等纪念物供奉在布达拉宫, 即使人们不怎样提及的只活了十一岁的九世达赖、只活了十八岁的十一世达赖都有他们的灵塔在,然而, 声名远扬的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呢?塑像是不会再铸的了,壁画中也看不见他的影子,至于灵塔的安置,布达拉宫说,他?不配。 uw>Ba %5  
    ??????   uw>Ba %5  
    ??????然而, 他的诗却传遍了前藏、后藏,传遍了藏北、藏南,传遍了古老的山南。传遍了大江南北。 uw>Ba %5  
    ?????? uw>Ba %5  
    ??????喇嘛仓央嘉措 uw>Ba %5  
    ??????别怪他风流浪荡 uw>Ba %5  
    ??????他所追寻的 uw>Ba %5  
    ??????和我们没有两样 uw>Ba %5  
    ?????? uw>Ba %5  
    ??????这就是仓央嘉措最后的结局,三百年来我们一直传唱这首歌,只为了仓央嘉措,一个不成功的活佛,然而却是一个伟大的诗人。 uw>Ba %5  
    ?? uw>Ba %5  
    ?? uw>Ba %5  
    ?? uw>Ba %5  
    ??读完这段回头再看他流畅轻盈的情诗,感受蕴涵其中的偷偷的喜悦,对世俗不畏惧不张扬的态度,想起三个字“不容易”。原来情诗中也有禅,不管外界多么纷繁嘈杂,心内始终平静如砥,爱情始终明澈快意,这就是爱他的理由。 uw>Ba %5  
     uw>Ba %5  
    让我们再看仓央嘉措最传世的一首诗: uw>Ba %5  
     uw>Ba %5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桶,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uw>Ba %5  
     uw>Ba %5  
    而“不负如来不负卿”的原诗是: uw>Ba %5  
     uw>Ba %5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uw>Ba %5  
     uw>Ba %5  
    我佛慈悲!
uw>Ba %5  
uw>Ba %5  
风中的莲花 uw>Ba %5  
- 记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错生平 uw>Ba %5  
uw>Ba %5  
在那东边的山顶, uw>Ba %5  
升起皎洁的月亮。 uw>Ba %5  
未嫁少女的面容, uw>Ba %5  
渐渐浮现在心头。 uw>Ba %5  
uw>Ba %5  
-仓央嘉措 uw>Ba %5  
uw>Ba %5  
uw>Ba %5  
    藏历水猪年(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西藏纳拉活域松(现西藏山南县)地方的一个普通的家农民家中诞生了一名男婴。斯时出现了多种瑞兆,预示着这是一个不同凡响的孩子,然而谁也不曾料想到莫测而多厄的命运伴会随着他短促的一生。 uw>Ba %5  
uw>Ba %5  
    这名男婴就是后来的六世达赖仓央嘉措(1683-1708),一位在西藏历史上生平迷离,又极具才华,也最受争议的一届达赖喇嘛。 uw>Ba %5  
uw>Ba %5  
    十七世纪的西藏正值多事之秋,政治、宗教斗争风云变幻。五世达赖喇嘛在蒙古固始汗的支持下取得了宗教、政治上的优势,并得到了当时中央政府--清政府的认可,被册封为“西天大慈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五世达赖坐化之时正值布达拉宫扩修,为了能保证西藏安定的局面和布达拉宫的扩修工程顺利进行,达赖要求对自己的圆寂密不发丧,隐藏十五年。执政第巴·桑结嘉措在执行政权,保管秘密的同时,也开始了秘密查访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的工作。不久,仓央嘉措作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的地位被认可,并于藏历火牛年(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师从五世班禅罗桑益西剃度受戒,同年十月正式坐床布达拉宫。此时仓央嘉措已14岁。 uw>Ba %5  
uw>Ba %5  
    与通常情况下,转世灵童在五、六岁就已坐床成为活佛接受教育的情况不同,仓央嘉措已14岁的“高龄”才开始了作为一位法王的学习和生活。突然间远离故乡、亲人;面对大量的经书和修行,身边有的只是得道高僧(大多很老),以及第巴·桑结嘉措极其严格的、几乎不可能达到的高要求;更何况他的童年及少年时光是在民间无拘无束地度过的,加之少年心性,又不太明白自己所处凶险(即便明白又能如何)和身负的重任,对桑结嘉措(偏第巴又是一个性情耿直,行事直率的人)的苦心更无法领会。仓央嘉措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即便是西藏最高统治者想必也不会是快乐的。如果身处平常年代,相信经过几年的修行,仓央嘉措定能很好的担当起自己的职责的,然而现实远非如此。 uw>Ba %5  
uw>Ba %5  
    这一时刻,西藏的政治矛盾已到达了极其尖锐的时期。蒙古拉藏汗为了取得对西藏的统治地位,从政治、宗教、经济上联合起西藏的主要僧侣和贵族,与第巴·桑结嘉措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作为达赖的仓央嘉措自然在劫难逃了。从自身而言:仓央嘉措“行为不检”,“触犯清规”;在政治的角度:“先是达赖喇嘛身故,第巴匿其事,……又立假达赖以惑众人。”使桑结嘉措处于极不利的局面。 uw>Ba %5  
uw>Ba %5  
    藏历火猪年(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桑结嘉措被拉藏汗派人毒死。失去保护的仓央嘉措也随之被黜,拉藏汗借以皇帝诏,将仓央嘉措解送北上,诏送京师。 uw>Ba %5  
uw>Ba %5  
    至此,关于仓央嘉措的行事和命运有了不同的说法。 uw>Ba %5  
uw>Ba %5  
    其一:仓央嘉搭在民间已形成了自由而空灵的个性,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年轻英俊、才华横溢的仓央嘉措时常在夜深之时偷偷离开布达拉宫,到民间约会。其行径放荡不羁,不守戒律,使第巴大为恼火。从而也给拉藏汗找到口实。 uw>Ba %5  
uw>Ba %5  
    其二:仓央嘉措在刻苦修行的同时,也写了些诗歌以表达自己对修行的理解和观想(他的诗歌从密宗角度出发,全能做出宗教上的解释)。而拉藏汗出于政治目的却利用这点(诗歌在写作手法上多用借喻)大作文章,再另加上其它一些诗文,假说出自仓央嘉措之手,四处造谣。从而达到取得其“行为不检”的罪证。 uw>Ba %5  
uw>Ba %5  
    关于仓央嘉措被黜后的命运大致有两种说法:在解送京师的途中,拉藏汗曾三次谋害其于途中,均被当地僧众所救,行至青海湖(位于青海省海西藏族自治州)湖畔圆寂。一说病死,一说被杀,没留下尸体,时年仅24 岁。另一种说法则是仓央嘉措行至青海湖后,于一个风雪夜失踪。后半生周游印度、尼泊尔、康藏、甘、青、蒙古等处,继续宏扬佛法。 uw>Ba %5  
uw>Ba %5  
    此外还另有一新的说法:六世达赖解送至内地后,软禁于五台山,并在五台山圆寂。 uw>Ba %5  
uw>Ba %5  
    无论结局怎样,仓央嘉措的命运都是悲惨的,是政治斗争中的牺牲品。 uw>Ba %5  
uw>Ba %5  
    关于仓央嘉措所写的诗歌不仅在解释上不同,在数量上也有不同的说法:有十九首,五十余首,三百六十余首,甚至于上千首,尚有待于考查。 uw>Ba %5  
uw>Ba %5  
    仓央嘉措宛若黑夜中一支的莲花,在狂风骤雨的摧残下还来不及吐露芳华,就已凋谢。有关他的种种,就这样在历史的长河中惊鸿一瞥,又匆匆消逝。给人们留下的是神秘的猜测和优美流畅的诗歌,以及那最不可测的命运。 uw>Ba %5  
uw>Ba %5  
uw>Ba %5  
  补充:拉藏汗在废黜仓央嘉措后就新立了一个自己的六世达赖,然而并不为广大佛众所接受。不久,又立了第三位六世达赖,这位出生于理塘(仓央嘉措在他的一首诗中曾就下一届达赖喇嘛的出生地,做出过准确的预言)的小灵童,就是后来的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1708-1756年)。而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始终在广大藏族民众心目中保持着崇高的地位。 uw>Ba %5  
uw>Ba %5  
    附:六世达赖喇嘛情歌 uw>Ba %5  
uw>Ba %5  
    黄昏去会情人,黎明大雪飞扬,莫说瞒与不瞒,脚印已留雪上。...喇嘛仓央嘉措,别怪他风流浪荡,他所追寻的,和我们没有两样。 uw>Ba %5  
uw>Ba %5  
    “喜欢《六世达赖喇嘛情歌》,门吱的一响,黄昏时分出去会情人,狗儿轻轻的叫着,女声轻柔的合唱常常响起在这首歌里,好像有无尽的心事,却比越剧里的唱腔还要动听。合唱在歌的最后部分终于幻化成为电闪雷鸣的痛快,仿佛一瞬间的顿悟。”
[ 此贴被空空在2007-11-17 00:01重新编辑 ]
离线飘雪
发帖
51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7-11-16
无法显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