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前面说了水泥路和石板路,从清华镇到岭脚的路是“按摩路”,我称之为“永远的二档”
从石城出来,经过清华镇时远眺了彩虹桥,车也没停就往岭脚而去。一出清华镇,路面就成了不平整的弹硌路,BORA就在那么一种类似按摩椅的振动频率中前行,速度快些倒还舒服些,只是心痛我的车啊。
继续前行,路越来越差,越来越窄,速度也越来越慢,四档减三档,最后减到两档,直到岭脚再也没上过三档。
在石城遇到的上海人告诉我们,岭脚没有住的地方,要住在虹官,是不到岭脚的一个村子,有一棵大樟树。但最关键的东西他没有说,那就是路况!也许他座摩托车感觉不到,也许他不太懂车,没这方面认识。
我已经开得没了感觉,就在不停的摇晃中前行。路已经称不上路了,完全是一条乡间小道在丘陵山坡间延伸.
我开始胡思乱想,经历了水泥路和石板路,又颠了这么长时间,不知道车怎么样,油底壳和油箱怎么样,不知道还要开多久,也不知道还能开多久。也许下一分钟轮胎会漏气,车子会抛锚,在这山沟里,就算交待在这了。我甚至开始考虑怎么样寻求救援了。现在说说很简单,但当时确实是这样想的,已经由有些失望到开始怀疑和绝望了。
不经意间,看了下油表,1/2不到些。心中一惊,这样的路是不可能有加油站了,还计划要翻山去安徽,这样的路怎么可能?心中暗自决定,如果油箱再开一格油还不能到,就要返回了。前面不知道会是什么样,但对我来说,人在旅途,在不能完全否定即定目标前,就只能前进,也许目标就在那多坚持一下以后到达。
好不容易在一个三岔路口看到一块路标,向左是“虹官古建筑群”,向右是“詹天佑故居”(或者是祖居?),都是3KM.左转,又开了很长时间,经过个村庄,问个老头,根本不能交流!英语好坏能对付两句,这土话,绝对不行。
没办法,又问个小朋友。谢谢祖国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谢谢希望工程,谢谢CCTV,谢谢MTV。。。标准的普通话告诉我们,虹官还在前面,自行车大约十五分钟。
太阳渐渐落下了山头,暮色笼罩了山谷,远处一棵大樟树映入眼帘,虹官到了。
可惜,这里没有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