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2013金山车友会太湖大闸蟹二日游活动 火热召集中
回帖:雕花楼

一、雕花楼简介:

雕花楼原名春在楼,典出苏州清代诗人俞樾名句“花落春仍在”。大楼原为东山富商金锡之私宅,建于民国11年,三年而成,花了17万银元,折合黄金3741两。全楼建筑砖雕、木雕、金雕、石雕、彩绘、泥塑、铺地艺术巧夺天工,雕刻精致,精美绝伦,且“无处不雕,无处不刻”,享有“江南第一楼”之誉。“藏宝阁、神秘暗道、孩儿莲”是景区的神奇景观,进门有宝、伸手有钱、脚踏有福、抬头有寿、回头有官、出门有喜”是大楼的精华。有诗赞:“此楼应是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二、雕花楼介绍一:

苏州吴县西南之洞庭东山,地在太湖之滨,湖水浩瀚,峰峦毓秀,山水相映,风光可谓胜绝;山产名茶(碧螺春)名果(枇杷、杨梅、红桔),湖藏太湖三宝(银鱼、梅齐鱼、白虾),更有肥美鲜嫩的白鱼,胜似蟹脂的莼莱,物产可谓丰富。东山,自古即为一大旅游胜地,明清以后,达宫显贵,地主巨贾,当地富户,纷纷择地营墅,筑园自娱,雕花大楼即其中之一。

雕花楼乃一闻名中外的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周围银杏树林立,桔园毗连,环境幽雅,是吴县市委人民政府在东山的接侍窗口。雕花楼宾馆早在50年代,就是震泽县委、县政府所在地的招待所,后辖吴县市,对外为“吴县高千招待所”和“吴县市人民政府东山招待所”。1994年元月正式更名为“吴县市雕花楼宾馆”。

雕花大楼,原名春在楼,取“向阳门第春常在”之意而名,在东山镇南光明村,因主楼梁桁门窗等有精细雕刻,俗称“雕花大楼”。其楼宇高大宏敞,富丽堂皇;雕刻匠心独具,鬼斧神工,既堪实用,又可观赏,乃金锡之、金植之兄弟的一座庄园式的仿明建筑。金家祖业本不厚,经金氏兄弟经营,短短十几年即便发迹,一跃而成东山最大的地主。金氏兄弟为眩耀富有,于一九二二年至一九二五年,以三千七百四十一两黄金的代价,挑选上等优质材料,遍邀能工巧匠,建成东山首屈一指的雕花大楼,游人流连其中,珠光宝气,辉煌夺目,犹如置身上界琼楼玉宇。

雕花大楼周围,有高而陡峭的护墙,刷以黑色沥青,远远望去,乌黑油亮,俨然黑色城堡。东大门为一砖雕门楼,题额“天锡纯嘏”四字,意即天赐纯金之福。门楼上、中、下三枋分别平地浮雕灵芝、牡丹、菊花、兰花、石榴、蝙蝠、佛手、祥云等物,含有“长生、富贵、多子、福气、菩萨保佑”等意思。脊顶正中置一豆青古筑方盒,植以万年青;并塑有“独占鳌头”和“招财利市”等人像。入门再观门楼,门楼内部中央正方刻有阳文楷书“聿修厥德”四个大字,它与门楼外部的“天锡纯嘏”互相照应。砖雕技艺,精湛至极。上层“八仙上寿图”、王母、寿星居中,八仙飘然赴宴;中层为“鹿十景”,卧、立、跳、跑,姿态各异;下层则是郭子仪八十寿庆。三根望柱上分别圆雕“福禄寿”三尊坐像,以示三星高照,其乐无穷。门楼左侧兜肚圆雕“尧舜禅让”以喻为“贤”:右侧兜肚圆雕“文王访贤”,以喻为“德”。整个门楼,雕刻着十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下一页 (1/3)
下一楼›:太湖渔洋山坐落于太湖之滨,历史悠久,景区融汇多种文化——佛文化、吴文化、养生文化。

查看全部回帖(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