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中新网上海7月9日电(刘淇)吃羊肉喝烧酒,一年一度的“庄行伏羊节”在上海37度的炙热的高温下又开幕了。7月9号上午,南上海奉贤区庄行镇潘垫的旧址上,人头攒动。人们聚集在这里尽情品味着当地特有的乡土气息。
“非遗”镀金民俗文化
庄行人历来有吃羊肉的习惯,至民国初年,庄行羊肉烧酒成为远近闻名的地方特产。除了秋冬春三季吃羊肉外,伏天吃羊肉烧酒更盛。入夏,正值农家米白酒新酿成,品尝羊肉烧酒已成为一种岁时习俗。平时客人往来,羊肉是必备佳肴。农家每逢岁时节日,必要宰杀一两只自家饲养的山羊做菜肴。羊肉烧酒即为当地人进补的补品,更成为当地民间传说的重要题材。
如今这一上海市郊的岁时习俗也已通过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评审公正,有了权威部门颁发的“金字招牌”,相信随着奉贤区休闲旅游的深入开展,吃羊肉喝烧酒也将会成为更多人的岁时习俗。
伏天吃羊肉中医有讲究
很多人认为,“冬天吃羊肉补,夏天吃羊肉燥”,因此很多地方,冬天火爆的羊肉消费,到了夏天便冷落,甚至有些门店干脆暂时关门大吉。其实这是个认识上的误区。羊肉性味甘温,哪个季节吃都不会上火。而且在夏天食用,还兼有防暑降温、补肾补肝、健脾养胃、滋阴壮阳、强健身体、防衰美容的多种功效。民间有“伏天吃羊,健康壮阳”、“伏羊一碗汤,不用开药方”的养神经验之谈。
庄行羊肉入口细而不腻,软酥即化,齿颊留香,无膻腥味;极具滋补作用的羊头汤入腹则暖至脾胃,鲜渗肺腑。正逢上海高温天气,热辣辣的日头,热辣辣的羊肉,热辣辣的烈酒,人们享受的就是那种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酣畅淋漓!
~~~~~~~~~~~~~~~~~~~~~~~~~~~~~~~~~~~~~~~~~~~~~~~~~~~~~~~~~~~~~~~~~~~~
七月吃伏羊
■常忠喜
在我的印象中羊肉一般都是冬天吃的,因为羊肉性热。可前些天去徐州出差,却发现当地人喜欢在三伏天里吃羊肉,我也有幸品尝了一回。
羊肉上桌时,厨师告诉我们,这三伏天吃的伏羊是用纯白汤煨成,只放葱姜,盐由吃者随意加。上桌时杂碎用一只大盆装着,放在每人面前的是一只羊腿,不过那是山羊的腿,比绵羊的要小。徐州人说山羊是吃百草的,特别是连草根都吃。而中药就是百草中选的,吃百草的山羊用它们的嘴巴为人们选好了治病的草,化作了肥嫩的肉,那山羊肉应当也是治病的药。我想这与古人所说的食疗法有点相符。《本草纲目》载:羊肉性热补阳补气。在炎热的三伏天吃羊肉,伴以葱、姜、蒜、花椒等热性抗菌发散性佐料,能刺激人体大量排汗,释放体内毒素。据说夏天吃羊肉,对胃寒、怕冷、阳虚、食欲不振均有一定疗效。
吃伏羊时千万不可开空调,因为外冷内热,起不到排汗的效果,伏羊的疗效也就无法体现。最好是在露天小馆,没有大饭店的拘谨,三两好友随意而坐。等一冷二热(冷羊腿、热羊杂和热羊汤)上齐了,辣乎乎的羊肉羊杂下肚,再大的风扇也挡不住大汗淋漓而出。没有对简陋环境的埋怨、没有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