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抢先独家发表:内蒙游记(原创)
回帖:敖包山
早上三点多钟,手机设定的闹钟还没响,我已经醒了。
好冷啊。刚走到包外,一阵寒气让我不由得哆嗦了一会。跑了几步,活动活动,逐渐适应了气温,好多了。
点了人数,七个,一个都没少,其中还有位近六十岁的老同志。和刘老头打电话联系,一共备了九匹马,说担心他一个人照顾不过来,又叫了个帮手,让我们到北门碰头。天!我哪知道北门在哪,只好叫他到面对敖包山的正门来。
走到门前,大门紧锁,只好一个个爬过去,好在栏杆也就一人来高,没什么问题。
可马在哪?正要再打电话,听到前方有马蹄声,来了!
正待上马,被老刘拦下。他说我身上背这么多东西(DV、DC、角架),一般的马不行,要找匹听话的。原来骑马还有这讲究,背大包也不行,也不能向别人传东西,怕马不习惯。后来找了匹枣红的退役军马给我。有了昨天摔跤的经验,我特地叫老刘把肚带紧了下。
都上了马,一列马队出发。刘老头走在前面,他的帮手走在最后。也许这些马经常搞这种活动,很有默契地排成一列,不紧不慢地向敖包山走去。
这时已快五点了,天已慢慢亮了起来。我发现在我们行进方向的左侧山洼里,有一个红点在动,仔细一瞧,是个穿红羊毛衫的女人,也在向敖包山步行。(后来在山上我们又遇见了,她仍然步行回营地)

敖包也叫脑包、鄂博,意思是堆子。茫茫草原,辽阔无边,古代牧民为辩识方向,在山坡高处垒石成堆作为标志,后来逐步演变为祭祀活动的场所。人们外出远行,凡遇到有敖包的地方都要下马参拜、祈祷平安,以求吉祥。青年男女则把敖包作为约会的地方。一曲《敖包相会》让多少少男少女心仪神往。每个敖包都有一个向南的祭台,如果你许愿,就在附近找一块石头拿在手中,顺时针绕敖包走三圈,然后站在祭台上默默说出你的愿望,再把手中的石块抛向敖包顶部。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下一楼›:正在拍照片,听到同伴呼唤,急忙赶去,三脚架的包就遗忘在敖包山上。
‹上一楼:饭后散步,没啥说的,看图(第一张白平衡不对):
拍完上面第二张,旁边一刘姓老头问我,明天骑 ..

查看全部回帖(31)
«返回主帖